随着健康意识抬头,透过重训养出肌肉、减掉脂肪的观念愈来愈普及。增肌减脂不是仅靠运动就可以办到,仍要补充适当的营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增肌跟减脂的目的不同,运动完补充的营养素组成,也有所不同。
时间低于一小时的有氧运动,譬如散步、快走等,不需要补充食物;但以增加肌肉量或减掉脂肪为目标,从事中高强度的重量训练时,应在运动前后补充点食物较适当,避免低血糖、肌肉损伤等问题。不过,如何分辨做的运动是中高强度运动?建议可以利用「说话测试」检测,也就是连续运动10分钟以上,无法完整说出一段句子,就可以推测为中高强度的运动。
动完半小时内 成效最好
若能在正确的时间补充正确的食物跟分量,能帮助运动的成效更好。尤其是运动结束后,在黄金修复期一小时内补充食物,身体的胰岛素会以合成肌肉为主,而超过一小时才补充食物,合成的方向就会改以囤积脂肪为主。因此,运动完后,一小时内(最好是半小时内)尽快摄取能够修复组织的蛋白质跟碳水化合物,才能及时的帮助身体合成肌肉、代谢脂肪。
随着运动目的不同,饮食补充的比例也不太一样。如果目的是以增肌为主,建议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比例是3:1;透过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醣类,能够帮助胰岛素分泌,促进肌肉的修补跟合成。如想要增肌,运动完可以吃一小条香蕉、一颗御饭团搭配一颗鸡蛋;或是一颗橙子、两片吐司,搭一杯优格。
若运动目的是减脂为主,则要加重蛋白质的摄取。建议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1:1最恰当,除了能帮助肌肉修补跟合成,还能加速脂肪的代谢,例如一颗橙子配一颗鸡蛋、一片吐司配一杯牛奶。
特别注意:要避免摄取高油饮食,因为油脂比较难消化,大量摄取含油的食物,会错过修补肌肉的黄金期。
摄取纤维、好油 避加工品
纤维质跟好油也很重要。纤维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帮助肠道益生菌生长,能提升免疫功能;好的油脂则有助荷尔蒙的制造及热量的供给。所以,运动完之后,除了补充蛋白质跟碳水化合物之外,若能一并补充适当的纤维质跟些许的好油,例如各类蔬菜、酪梨、坚果、冷压初榨的油品等,对提升整体健康有莫大的好处。
运动完后,人体处在大量消耗的状况,这时吸收力会非常好,尽量不要摄取加工食物,例如火腿、热狗、香肠、罐头类食物;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食物,例如人造奶油、饼干、烘焙食物等;更要避免吃添加糖的糖果、糕点、冰淇淋、甜甜圈、汽水等;也要避免摄取含酒精的食物,酒精会干扰睡眠,影响睡眠质量,连带影响肌肉的修复与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