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國新年期間,蘭德公司連續發布有關中共軍隊的三份新報告,討論了中共軍隊由保黨體制延伸出來的四大結構性缺陷。
這些報導指出,儘管中共不斷進行所謂軍改、軍中反腐及軍事現代化,但研究人員仍然認為,中共軍隊的最重要的目標是保黨,而其缺乏對外作戰的結構能力或政治意願。以下是整理出的蘭德報告中闡述的中共軍隊四個缺陷。
師法美軍 但中共體制不適合
《影響中國(中共)軍隊未來的因素》(Factors Shaping the Future of China’s Military)報告指出,中共軍隊致力於師法美軍,發展聯合作戰能力,但這種能力要求軍官和士官能夠在不確定情況下做出決策。事實證明,中共軍隊很難實現這一目標。
報告認為,中共軍隊效法的屬於西方的作戰模式,是從西方社會文化、政治和社會制度中(如傾向於個人主義、民主和較少等級制度)成長出來的,與中共根深蒂固的專制主義不相容。
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揭仲提供)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對表示,中共想要效法美軍的聯合作戰能力,但是體制上有問題。
他指出,大陸軍隊從連、營、旅到戰區等,奉行的都是所謂黨委領導。黨委成員除了連長、營長、旅長之外,也包括政委及被指派的重要人員,重大決策由黨委會來做,然後交給指揮官來執行。
揭仲表示,現在聯合作戰強調快速決策,但中國大陸「黨指揮槍」這種設計本身,讓指揮官不能馬上做決策,很難應付瞬息萬變的局勢。而且越到高層指揮權越複雜,因為越高層黨委人數更多,指揮權分散在好幾個人手上。
「共軍要想要變成美軍那種高效的聯合作戰,體制上恐怕困難很難克服。」他說。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表示,中共軍改部分也學習俄羅斯,尤其是組織編制,因為它的武器系統主要來自俄羅斯或前蘇聯。但在聯合作戰方面,想要效法美軍。
沈明室說,聯合作戰能力包含了指管通訊系統、聯合作戰訓練、聯合作戰文化。
「就指管通訊來講,中共現在雖已有北斗衛星等,但軍種之間、戰役層次之間或集團軍以上的指揮管制還沒有一體化,沒有美國那麼順暢。中共從2015年開始有合成旅聯合作戰訓練,比較偏重兵種協同,還不能達到軍種的聯合作戰。」
台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沈明室。(沈明室提供)
沈明室表示,聯合作戰文化來講,中共的體制與美軍不一樣。
他說,中共是「黨指揮槍」,所有的作戰命令都是司令員跟政委兩人共同決策或命令,政委在黨委領導班子裡面有否決權。在這種體制之下,共軍士兵、基層軍官思想都比較僵化,缺乏創意和創新,尤其是在越來越資訊化作戰的環境當中。
他舉例說,朝鮮軍隊到俄羅斯去協助作戰,但還停留在二戰模式,用排的編制向前衝鋒,成為烏克蘭無人機或砲兵的活靶子。
「中共即使現在有一些像殲-20或殲-35這樣的武器。但它的指管通訊、聯合作戰文化是沒辦法跟美國相比。基本上是因為社會體制跟政治體制不同,造成這種聯合作戰文化的巨大的差距。」
中共軍隊專注於維護中共統治 而非備戰
《中共軍隊的戰備能力令人懷疑》(The Chinese Military’s Doubtful Combat Readiness)報告指出,儘管共軍有龐大的現代化計劃,軍艦和戰鬥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主要目的仍然是維護中共的統治,而不是打仗。
如果軍隊優先考慮政治可靠性,根據忠誠度而非功績晉升,再加上高度集中的指揮和控制網絡等防範政變措施,就會降低了軍隊在戰場上的效率。
專門從事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政委,與指揮官享有同等權力,這損害了決策能力。中共媒體報導顯示,政委缺乏基本的軍事知識,往往身體素質不適合執行前線任務。
旨在提高戰鬥力的結構性改革,始終不徹底且不完整,表明這一目標充其量只是次要優先事項。
揭仲表示,目前狀況,共軍政治忠誠優先考量的現象的確存在,特別是在高層強調對習近平個人的忠誠。
他指出,當高階軍官任命的優先考量是政治忠誠度的話,有些人可能很優秀,但政治忠誠度沒有那麼高或被懷疑沒有那麼高,無法獲得提升。可能會把能力不合格的人擺到高位上,對共軍作戰能力造成影響。
揭仲表示,共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維持中國共產黨在大陸的統治。
「它到現在還是在強調黨委領導。有時候部隊裡面甚至指揮官並不是最有影響力的人,有時候會是政委。在一些軍隊裡面,政委的階級甚至比指揮官還高。」
圖為中共軍隊資料圖。(Fred Dufour/AFP)
沈明室表示,共產黨本來習慣於用軍隊或武警來維持社會的秩序,強調軍隊的忠誠,會以政治任務優先,為了維繫這種政治忠誠,就要強化政治思想工作,就會排擠專業作戰訓練的時間。
「表達政治忠誠的人,通常都是因為沒辦法在專業能力贏過同行,才會想辦法在政治忠誠上面超越,就會影響戰鬥力。」
中共合法性危機
《政治合法性和PLA》(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報告指出,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深刻地影響中共軍隊的發展和表現。
報告認為,中共的合法性經歷毛澤東的繼續革命、鄧小平的經濟繁榮,到了習近平變成「民族主義」。習提升了意識形態利益的重要性,包括國家認同、威望、社會主義理想等等。
習執政期間由於處理疫情失當,無法促進經濟,習近平政權支持率變得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移民海外,反映了這種不滿。
沈明室表示,習的民族主義包括什麼「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軍夢」。
「軍隊跟社會是連動的,越來越多的人對黨跟政府不滿的時候,社會(就可能)發動暴亂。黨下達命令要軍隊鎮壓,軍隊可能會覺得,為什麼要對自己的人民鎮壓?」
沈明室表示,在合法性喪失的情況之下,如果用民族主義去推動軍隊去跟美國打仗,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共軍非常了解自己的實力,跟美國打仗它根本沒有信心。
「這種情況下,習近平就算推動多強烈的民族主義,但共軍一方面貪腐,累積很多了財富,怎麼可能想要為習近平的理想去犧牲?他沒有作戰的意志或意願,去打一場打不贏的戰爭。」
中共軍隊沒有對外戰爭的政治意願
《中共軍隊的戰備能力令人懷疑》報告指出,儘管有充分證據表明中共軍隊正在加強備戰,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中共領導人打算在近期開戰。
報告給出的理由是,中共軍隊擴張是常規的軍事現代化備戰;中共高層領導人「幾乎從未」在講話中,將台灣列為對中共統治的最大威脅之一;中共軍方下屬的任何學院,都沒有發表過關於軍隊如何擊敗美軍及如何占領和控制台灣的研究。
北京似乎更願意利用其對台灣的「充足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來阻止台灣獨立,同時等待更好的時機解決台灣地位問題。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下滑,共軍將進一步優先考慮政權的生存。
2024年1月2日,廣西某地一個訓練場上的中共軍隊士兵。(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這種說法引起了比較強烈的反對,因為習近平已經明確表示,對台灣問題,必要時不惜使用武力,而且中共軍隊也在台海大規模集結。
美國前東亞情報官員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在X上寫道:「戰爭不是A計劃,但如果事態需要,它就是B計劃。」
「這種說法我比較保留」,沈明室告訴,不一定沒有這種非機密性研究,而是沒有公開。
沈明室表示,中共一定是有對美國的作戰計劃,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對中印邊界,對東海、對台海、對南海,都應該有作戰計劃。但缺點就是閉門造車,都是共軍自己的想法,會存在一廂情願。
他說,習近平的確下令準備作戰,但他也很了解中共的能力,不會主動挑釁,首先對美國的目標發動攻擊。
「中共各方面的軍事能力跟美國是有極大的落差,它沒有打仗的政治意願,應該是說,在目前沒有能力能夠打敗美國的情況之下,只好靠其它的非軍事手段,政治、經濟、統戰、宣傳,去弱化或者分化美國人對中共的政策或態度。等到中共認為對美國具有優勢之後,對美國作戰的政治意願就會越來越強烈。」
揭仲表示,所有軍隊的目的都是準備作戰,共軍也不例外。所以共軍無時無刻都有對美、對台作戰的計劃。這個計劃是永遠都存在,也隨時在修訂。
他強調,中國大陸目前有解決台灣問題的路徑圖,但確實沒有一個武力犯台或什麼時候要跟美軍作戰的時間表。因為一旦它比如說2027年、2030年要武力犯台,明確變成政策,就會限制行動的彈性。
揭仲表示,共軍希望在2027或2030年能夠達成對台作戰的能力,這其實是建軍目標,希望軍隊在某個時間點上可以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揭仲認為,在台灣問題上,現在比較麻煩的是,因為習近平已經把2049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跟兩岸統一綁在一起,所以現階段也許沒有時間表,但如果時間越接近2049,到時候,如果北京認為兩岸和平統一沒有具體進展的話,武力犯台的時間表就會浮現。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3年2月2日,北京街頭,行人從一幅中共軍隊的宣傳畫旁走過。(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