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訊】(記者鍾元台灣報導)5月2日,台灣中央研究院(中研院)舉辦「川普2.0的百日變局:挑戰與展望」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與會分析。
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表示,目前中美之間緊張關係加劇,中共黨魁的擴張政策,以及川普的反中共立場使得雙方之間衝突愈演愈烈。美國在面對中共挑戰時,既需要維護其主導地位,又要防止與盟友的衝突。川普的高關稅政策旨在解決貿易逆差,隨著美國的影響力,全球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將持續變化。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介民表示,因為台灣半導體對全球供應鏈至關緊要,所以美國及西方盟友有保護台灣安全的強烈動機,因此可以嚇阻中共入侵。此外,因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至關緊要,戰爭將造成供應鏈中斷,包括中國,因此中共對武力攻台會謹慎。
吳介民提到,台灣半導體技術被認為是對抗中共潛在侵略的重要防線。因此,保護這一產業不僅是台灣的責任,也成為美國及其盟友的共同利益。台積電是台灣第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公司,進人全球北方(美國、日本、歐洲)投資代表台灣進人核心國家俱樂部,延伸台灣在全球影響力,等於以對外投資作為深化互賴的機制。
2025年5月2日,台灣中央研究院(中研院)舉辦「川普2.0的百日變局:挑戰與展望」座談會。(鍾元/)
中研院於座談會中發表「川普主義與台灣民意:基於『美國肖像』2025年調查的發現」報告,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文欽說明調查結果,在川普上任後,台灣民眾如何看待台美中關係,其中在是否認同美國是一個講信用的國家,認同者為33%;至於中共,則有高達85%以上民眾認為中共不是一個講信用的國家,顯見「疑中論」大過「疑美論」。民進黨支持者有逾5成支持者認為美國講信用,但國民黨支持者則認為美國不值得相信。
吳文欽提到,民調詢問中共若攻打台灣,美國派兵支持台灣的機率,有約5成覺得會,覺得不會的大約3成多。民調詢問在川普總統的要求下是否應該增加國防預算,調查顯示,約5成7民眾覺得可以增加。
此次美國肖像計劃調查以設籍在台灣且年滿20歲成年人為調查對象,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獨立樣本訪問,訪問期間為3月18日至23日,總共有1,249個有效樣本。
中研院也於座談會中發表「川普回歸:台灣國防與外交民意的變化與挑戰」報告,中研院社會學博士後研究員溫賈舒說明調查結果,台灣民眾對中共的威脅感知持續上升,33%受訪者認為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是最嚴重的問題,這顯示出民眾對中共在軍事及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感知加強。
溫賈舒說,多數民眾不認為短期內會發生台海戰爭。對於共軍未來五年內是否會攻打台灣的看法,23%的人認為共軍可能會攻台,而65%則認為不太可能或完全不可能。多數民眾持續支持對美軍購以強化國防,接近六成(59%)的受訪者同意台灣應繼續向美國採購軍事裝備與武器,以增強防衛能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冠成繼續說明報告,台灣民眾支持提升國防預算的態度更加積極。51%受訪者支持增加國防預算,較2025年1月上升4%。其中,支持「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的比例從1月的38%上升至3月的44%,反映出民眾對提升防衛能量的共識逐漸增強。
李冠成表示,民眾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任下降。認為美國「一定會」軍事介入台海的比例從2024年3月的19%降至14%,而「不太會」與「一定不會」的比例合計達47%。川普政府對台海議題的不明確立場,使台灣民眾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降低。此外,民眾的防衛決心大致穩定。2025年3月調查顯示,「非常願意為台灣而戰」的比例仍維持在41%,與2024年9月的42%相差不大,顯示台灣民眾的防衛決心保持穩定。
此次調查以設籍在台灣且年滿18歲民眾為調查對象,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訪問,訪問期間為3月4日至9日,總共有1,285個有效樣本。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