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身的事。官媒央视新闻解读会议指,相比于2018年的「经贸摩擦」,「经贸斗争」反映出北京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另有学者表示,共政治局将中美贸易战定调为「斗争」意味着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升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身的事;要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事后,央视新闻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指出多处的表述之前都很少见。例如,通稿提到「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相比2018年时的「经贸摩擦」,「经贸斗争」反映出北京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基于这样的判断,会议提出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报导又提到,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当中「稳就业」排首位,并指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表明在外部冲击加大的情况下,对民众就业的高度重视。
报导进一步表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提及货币政策继续使用了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表明降准降息要相机决策,不会把货币政策的子弹一次打完。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沈鸿向《联合早报》分析,中共政治局将中美贸易战定调为「斗争」,意味着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升了。
他表示,中美贸易战已形成持久战,显然,遏制中国已成美国的国策。因此,中国要有全面且长期准备来应对战争,「长期战争就是斗争」,关税战未必持久,但美国很可能换另一种方式持续挑起贸易战。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师陆挺和华侨银行亚洲研究主管谢栋铭则认为,会议内容显示北京已做好最坏打算。
在周五发布的报告中,陆挺分析,政治局会议没有公布具体刺激措施,是不希望在「谁先眨眼」的游戏中显得紧张、混乱,且美国总统特朗普已释放有意缓和贸易战的信号。谢栋铭则分析,特朗普的态度反复无常,故中国还在观察,接着将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