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持续白热化,为了防堵中国以洗产地方式,将货品进口到美国,美国也开始以高关税迫使越南等东盟国家,配合美国防堵中国洗产地。学者分析,一旦美国成功防堵中国洗产地,恐将迫使中国企业持续出走外移,造成中国税收锐减,这会要中国的命。
围堵中国洗产地 习开展东南亚突围之旅
美中关税战持续延烧,即使川普态度放软,释出可能调降中国关税的讯息,但中国方面却仍然已读不回,让美中对峙持续陷入胶着。尤其对于美国祭出以高关税谈判,迫使过去配合中国洗产地的国家就范,共同防堵中国逃避关税,将货品输美,中国主席习近平日前也进行了越南、马来西亚及柬埔寨等3国的国是访问。
中国市场低迷难取代美国 学者看衰习反封锁求生
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就认为,习近平这次出访是为跳脱美国全方位经贸封锁而启动「反封锁」的求生之旅。但他并不看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自身经济低迷,根本很难取代美国市场,这让东盟国家根本别无选择。
黄宗鼎说:『现在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它的购买力会是受到大家的质疑,也就是说中间国家如果要把单转向中国的话,他们也可能会面临到中国的内需萎缩,是没有办法来支撑东盟的出口需求的,也就是说中国是很难打的一张牌,让东盟国家不要再依赖美国的市场,来跟中国抱团取暖的这样的打算,是可能会碰壁的。』
建立共同产供链跳脱美洗产地制裁?
至于中国能否在美国洗产地的防堵联合阵线中找到破口?黄宗鼎分析,习近平在这次出访,罕见主动抛出了中国将在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一些高新领域的项目中,进行技术输出或合作的意愿,为的就是要拉拢吸引这些东盟国家,此外也希望能和东盟国家打造共同的产业供应链,以跳脱美国洗产地的制裁限制。
他说:『中国只能透过所谓共同打造产供链,这样的一个策略来尝试可以做新的跳脱,也就是说既然关税已经限制商品的产地,那可以做的就是透过跟东盟国家的产供链的杂揉跟混合,就是把产供链的DNA搞得很复杂的情况之下,让美国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在锁定是不是有中国成分的情况下来给予制裁,这个是会变成一个现实的问题。』
美若成功防堵洗产地 恐重创中国税收 要中国的命
不过,黄宗鼎认为,中国这种想为中国企业和资金找出路的动作,反而让中国本地的供应链失去以往打团体战,或者是透过集团效益吸引他国的空间,甚至有可能加速中国企业外移出走。而美国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也进一步分析,一旦美国成功防堵中国洗产地,恐加速企业的出走及外移,这将重创中国的税收,会要中国的命。
李恒青说:『现在就是要让你(供应链)分解,让你最后你的产能真正都外移,你的产能都外移了,你想中国的税收会变成什么样?中国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这个就是为什么现在前两天我看到香港的中联办主任夏宝龙说了一句话,说美国不是要来收我们的税,他是来要我们的命,他是把这个心里话说出来了,实际上是对的,这个不是美国主动想做的,但是客观上社会要他的命,要共产党的命。』
机关算尽 中国恐难逃美关税深度制裁
此外,黄宗鼎也观察到,美国这次的关税课征,不仅是整体系统性的课征,甚至日后还会以个别商品的项目,进行动态调整,是所谓的深度制裁,因此中国想透过合资或是共同产供链,逃过美国的高关税大刀,将会相当困难。
他说:『我讲的就是说个别性的商品,这就是它采取所谓深度制裁的这样操作的途径,也就是说实际去考虑每个产品它的产供链的问题,甚至于考虑各个国家跟美国的贸易赤字的关系,考虑各个国家跟美国的关系,甚至于川普个人对该等国家的观感问题,来做综合考虑,所以等于说这种多层次的深入的检讨,是远比你单一的去就他的这个中国合资或是技术的成分来检查更严苛得多。』
市场称王 东盟开启「依中靠美」新格局
黄宗鼎强调,现在很明显的是能够掌握终端市场的国家,它才是最后的赢家,而美国既为当前重要设备、科技与能源的主要供应国,亦是未来各国经贸部门赖以茁壮的终端市场,因此「靠美」已属大势所趋。
只是在经贸上选择「靠美」,却并不意味要在政治上挑战中国,黄宗鼎认为,考虑到中国仍具高度地缘影响力,政治上礼敬中国尚属有益的现实,所以「依顺中国」也是合理选项。而他就预估,未来的东盟将从过去传统的「经济靠中、安全靠美」模式,走向「依中靠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