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訊】(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今年95歲的中國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大陸網民驚問:為何她沒選上中國的院士?中共院士評選被指充斥腐敗,之前屠呦呦多次被提名參選中共院士均落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於當地時間週二(4月29日)在官網公布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有120人當選院士,30人當選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成立於1863年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它是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的頂尖組織之一,擁有來自各個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屠呦呦生於1930年12月30日,浙江寧波人。她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屠呦呦主要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2015年10月,屠呦呦以「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一度被媒體稱為「三無」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生物力藥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廖福龍研究員此前曾披露,屠呦呦曾多次參選中共院士,但最終落選。她多次被提名參選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也均落選。
兩年一屆的中共「兩院」(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增補院士評選2017年1月1日啟動時,澎湃新聞稱,屠呦呦團隊的研究人員向表示,屠呦呦本人已無意參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共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科院院士是中共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但中共院士評定一直被指要靠拉關係走後門。前些年,曾出現「白酒院士」「黃金院士」「菸草院士」等事件備受爭議。
在中國國內實驗室工作過的時政評論員橫河之前對新唐人電視台說,中共的院士評選明顯受利益驅使。中共院士制度效仿西方國家,但它的性質發生了很大轉變。在中國一個人達到院士級別,通常就可以名利雙收,還會得到很多政治光環的襯托。
2023年5月,中國生物學家饒毅在公眾號上發文披露,中共的「兩院」院士增選過程中都存在金錢賄賂問題。
對於屠呦呦獲選美國外籍院士的消息,大陸網民在祝賀的同時,也對她沒有成為中國的院士感到不解。
「震驚於屠呦呦女士之前居然不是院士,結合最近的各大學閥的事情來看,如果不是屠女士夠優秀拿到諾貝爾獎,說不定不會宣傳她,她做出的貢獻可能也會被冠給其他人然後大肆宣傳。良禽擇木而棲,恭喜屠呦呦女士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不明白為啥她還沒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好諷刺。」
「怪不得屠呦呦拿到諾貝爾也評不上院士,院士太難拿了,一堆門閥把坑位都占光了。袁隆平70年代就普及雜交水稻了,80年代各種大獎都拿滿了,半個地球的人民因他受惠,到95年才給了他院士頭銜。難啊,真難。你覺得醫學院士高高在上嗎?他們開後門開得可流暢了。」
「這個最有價值,比中科院的厲害。」
「評不上中科院院士的屠呦呦,當選了美國科學院院士,這不僅是院士的頭銜,更是學術的榮譽。」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