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訊】(記者李新宇新聞分析)美中關係進入新一輪博弈,對等關稅戰暫時休戰,但是改變美中貿易體系的體制對抗依然持續,美方將貿易戰視為國家安全乃至全球戰略格局重塑的工具。與此同時,地緣政治衝突並未降溫,美中都在為台海衝突做全方面準備。近期印巴衝突顯示西方低估中共軍事實力,台海軍事平衡可能已被打破。
中國問題專家提出,美國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可帶來戰略突破口,以「民主中國」對抗「共產中國」或許成為解決台海衝突的潛在出路。
一、美中貿易戰休戰90天 川普重回解放日起點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階段性休戰協議。根據5月12日(週一)美中雙方公告的瑞士談判成果,雙方在90天內互降關稅,為下一步的關鍵談判創造空間。其中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下調為30%(20%的芬太尼關稅未降),中國對美國的關稅下調為10%,如果90天內雙方達不成貿易協議,關稅會再度回升。雙方同意在採取上述措施後建立磋商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
美中貿易戰休戰,讓一切重新回歸4月2日川普(特朗普)宣布的解放日起點,當時川普總統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對等關稅。根據川普政府隨後推行的政策,所有願意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對等關稅可以緩期90天,談判期間的關稅都按基準稅率10%徵收。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週一(5月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結這次談判的重要收穫是與中方建立了持續對話的機制,而且有流程、有計劃和機制保障。
針對美國供應鏈薄弱環節,貝森特強調美國將在多個領域繼續推進戰略性再平衡,並已經鎖定醫藥、芯片、鋼鐵等五六項關鍵戰略產業推進實現自給自足,或者從盟友那裡獲得可靠供應。
貝森特週一還在受訪中澄清說,美國不是針對所有商品全面脫鉤,而是在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商品上與中國進行戰略脫鉤。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週一對表示,這次美中談判結果出乎意料,是因為雙方進入到彼此都不能再拖的臨界點。而暫降關稅並建立磋商機制,也反映北京當局迫於壓力接受了美國主導的結構性安排,美國在制定關稅「遊戲規則」。
二、美國鷹派:摧毀中共經濟是避免戰爭的唯一方式
美中貿易緊張趨勢雖然緩解,但是貿易體制的對抗依然持續。川普週一在白宮表示,如果美中未能在90天內達成貿易協議,對華關稅將會回升,但不會達到此前的145%。
在美國內部,鷹派力量一直認為與中共的經濟脫鉤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經之路。在美中瑞士談判期間,共和黨籍國會參議員里克‧斯科特的一段視頻演說在X平台上被轉載,這是斯科特今年4月23日在哈佛肯尼迪學院政治研究所的一場論壇的對話片段。名為Essen的X博主的這則帖子閱讀量已超過54萬。(點這裡)
斯科特在這次論壇上表示:「我們避免與(共產)中國開戰的唯一方式,是它們的經濟被摧毀。因為只要它們有錢,我們就會陷入戰爭。」
斯科特強調應該與中共停止貿易關係,因為「每次你從中國購買任何東西,都是在資助他們的政府建造一支軍隊,用來剝奪你的自由,這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他們的艦艇數量超過我們,他們的軍隊規模也更大。」
在川普團隊中,納瓦羅是貿易政策的鷹派,與斯科特持相同觀點。納瓦羅不信任中共遵守協議的任何承諾,主張對中共採取強硬的關稅策略,以應對中共的非關稅壁壘、匯率操縱,以及對本國資本的系統性補貼。此次瑞士談判沒有納瓦羅參與,被外界視為川普傾向於暫時緩和貿易緊張關係。
三、印巴衝突抬升中共軍事威脅 台海平衡已被打破?
在美中貿易談判期間,印巴衝突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多方消息已經證實在5月7日爆發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國J-10C戰機、霹靂15空空導彈、預警機和地面防空雷達,依靠數據鏈共享系統,一舉擊落多架印軍戰機,包括印軍最先進的法國陣風戰機。
這應該是全球第一次共享數據鏈主導下的超遠程大規模空中作戰,所有交戰都發生在戰機雷達本身的探測範圍之外。巴基斯坦勝在擁有完整的共享數據鏈體系,預警機、戰機、空空導彈和地面防空雷達都是中國製造,相互之間可以共享高速數據信息,形成體系化作戰模式。而印軍武器都是多國製造,數據鏈整合能力較弱,導致在超視距作戰中處於劣勢。
這次戰果引發美國重新評估中共軍事科技的威脅,很多自媒體博主認為中共軍事科技的上升已經改變了台海的戰略平衡,台灣現有的空防能力將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對《聯合報》表示,中共強調建立「體系化作戰」能力,這次巴國表現將其展現無遺,而國軍在此方面相對落後,尤其現役預警機即將屆齡除役,美方遲遲不願出售新一代E-2D,恐將導致台海上空戰力失衡。
舒孝煌認為,國軍近年在指管系統和數據通訊鏈的建立,遇到國產和美制系統的兩難,可能要引進E-2D預警機,將通訊鏈路與F-16整合,加上艦艇及地面的防空系統,才可能具備同等能力。
四、台海風險上升 學者建議以「民主中國」對抗「共產中國」
美中貿易戰和地緣衝突風險,使台海問題成為潛在熱戰引爆點。5月9日,前中國資深媒體人趙蘭健在X平台發帖說,一位軍方線人近日向他爆料,中共軍隊內部發生的清洗,是戰爭篩選機制,習近平將不服從、不敢打台灣的人全部踢出系統,換上能動手的「鐵血戰將」。線人表示,習近平鐵了心要打台灣,最短1年,最長3年,戰爭不可避免。
趙蘭健的消息來源此前因首先爆料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被抓而名聲大振,這次爆料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的消息,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近期美國軍方頻頻釋放戰爭預警信號。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5月2日公開表示,他可能成為因台灣問題與中共交戰的美軍指揮官。帕帕羅強調,美國目前有能力擊敗中共,但隨著中共軍力迅速擴張,挑戰正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美國中央情報局5月1日發布兩支好萊塢電影風格宣傳片,公開招募中共體制內不滿人士,釋放推動中共政權內部瓦解的信號。
《華盛頓郵報》曾經在3月披露,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已將嚇阻中共奪取台灣以及加強美國國土防禦列為最優先事項。
《中國之春》(文會)編委傅申奇指出,美國已經在為台海衝突做全方位準備,那麼,在戰略層面上重新激活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不僅必要而且是台海決勝的關鍵要素。
傅申奇認為,貿易戰雖能削弱中共,卻無法觸及美中體制對立的根本,唯有促成中共垮台、推動中國民主化,才可能從根本上終結衝突。
為此,傅申奇主張美國應推進「雙重承認」政策,恢復與中華民國的正式邦交,讓中華民國重返國際舞台,以「民主中國」對抗「共產中國」,這將直接撼動中共政權的根基,促成中共內部變革,改變地緣政治格局。
知名學者胡平5月10日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若要促成台灣獲得應有國際地位,唯一的辦法是,美國等國直接和中華民國建立(或恢復)正式邦交關係。他引用憲法與國際法分析認為,由於兩岸在主權上存在重疊,中華民國與中共政權並非「兩個國家」,而是「一國兩府」。
事實上,在1949年-1971年,中華民國曾作為「中國」代表在國際社會廣受承認,學者提出的恢復中華民國邦交有歷史先例。
5月9日,總部位於美國的「中華民國公民聯盟」向美國國會發出公開信,呼籲美國恢復與中華民國邦交,承認「一國兩府」現狀。
該聯盟主張禁止任何一方以武力改變現狀,並鼓勵兩岸通過和平競爭,促使中共政權內部崩解,並通過中華民國憲政機制,為大陸未來的民主轉型鋪路。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30日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發表講話。(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