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展示巨资打造的各类武器装备。军事专家表示,中共军备数量大,但多仿效美军,难掩结构性短板,且更像为宣传效果。此外,更坐实了「中共威胁论」,促西方民主国家合力围堵中共。
军备大举模仿美军 但无实战经验 战斗力存疑
外界注意到,中共此次举行了建政以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式,从升级版、射程近乎全球的核导弹,到防空激光器、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可以覆盖其近海的海上无人机,发出了广泛的威胁信号。
对此,军事航天频道《马克时空》主持人马克接受大纪元采访时直言,中共装备最大特征是「模仿美军」。因美军装备大多经过实战检验后再改良,也就是所谓的「弯道超车」。但从苏式装备转向美式,难掩结构性短板。
马克认为,这次阅兵除了高超音速武器稍具新意,其余大多属模仿。
例如中程反导系统仿效美军「标准-3」导弹,「空警-600」几乎复制美军「E-2鹰眼」预警机。「但是性能仍待观察,因为目前仅在陆地试飞,尚未完成航母起降测试。」
专家特别注意到,中共军队在实战中的表现如何,仍是未知数。自1979年以来,中共军队未曾经历过一场全面战争。
「从此次阅兵中我们无法看出的关键问题包括:这些武器系统能否有效整合与操作;士兵是否受过充分训练来操作这些武器。」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德鲁‧汤普森(Drew Thompson)对《华尔街日报》分析。
再有,「士兵是否由有能力的军官领导;而指挥体系又是否赋予军官足够自主权,使其能够带领士兵应对现代战争的混乱性与复杂性。」
高级指挥官频落马 习精神不振 权力斗争浮现
实际上,中共军方的指挥体系面临挑战。过去两年,军队经历了一场「反腐」风暴,军方十多名将领遭到清洗,其中许多人曾是习近平的亲信,军委七人中已有三人落马或失踪。军队内部传出军人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
「阅兵让习近平将世界的目光,集中在他的军事硬件现代化方面取得的进步,但同时掩盖了军方面临的顽固挑战,最明显的是其高级军官队伍中持续不断的清洗。」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分析师乔恩‧津对路透社表示。
台湾国防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也对大纪元分析,中共此次阅兵与往年不同。首先,举行时间由传统的上午10点提前至9点,尽管当日北京气温在22至30度间,「却显示可能有领导人健康状况不适合在高温时长时间观礼」。
从央视直播的画面显示,习近平精神似乎不振,讲话有气无力。网上并传出视频,习近平头部颤抖显病态。
旅美的原上海企业家胡力任发视频说,「习近平的健康状况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他的头部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抖动,这正是帕金森症典型的症状之一。而且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以至于常规药物治疗似乎都难以再有效控制。」(链接)
苏紫云表示,中共前总理朱镕基、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未现身,引人瞩目。胡锦涛曾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闭幕式被架离现场,被指与中共高层内斗有关。而胡锦涛点名的总理李克强,前年突然被宣布「心脏病」死亡,死因倍受质疑。
更值得注意的是,苏紫云说,阅兵总指挥一职由以往的中部战区司令员上将改为中部战区空军司令员韩胜严中将出任,揭示中共军中高层正在经历「大地震」。
苏紫云认为,这些异常安排透露出,中共内部政治与军事的不安与斗争。
陆海空军备作用有限 火箭军导弹成效存疑
从具体军备方面,马克认为共军也无法跟美军相比,做样子的多,能服役的不多,更像为宣传效果,实际效能有限,成效更是存疑。
马克分析,中共陆军与两栖部队主要锁定台湾,强调远程火箭与火力展示;无人战斗车则仿效俄乌战争中技术应用,并有轻型坦克改装成反无人机装备,符合渡海作战需求。但重型坦克对台湾地形作用有限。
在海军方面,虽然进步明显,但仍有大量模仿痕迹。例如「鹰击-18」导弹类似瑞典海军导弹,而无人潜航器仍处初阶,尺寸与长度上难与美军相比。
美军已服役的80吨级「虎鲨」无人潜航器,并为澳洲制造「幽灵鲨鱼」潜航器。而中共无人舰艇多数仅装备小火箭和火炮,功能接近「自爆艇」。
他强调,美军已在日本横须贺和中东部署「幽灵舰队」,甚至测试第三代以导弹攻击为核心的无人军舰。
而在空军部分新意不多,唯一引人关注的是航母弹射起降的「空警-600」预警机与「歼-15T」舰载机。马克说道,这些早已曝光,这次只是正式亮相。
马克指出,「空警-600」完全仿效美军E-2「鹰眼」预警机,但至今仅在陆地试飞,尚未完成航母起降测试,实用性存疑。
「其它如外界关注的『轰-20』并未出现,火箭军仍是中共抗衡美军的主力。中共展示了『东风-5C』洲际导弹与多种高超音速飞弹。」然而马克指出,中共导弹型号繁多,造成维护困难,「种类过多反而造成后勤巨大负担。」相比之下,美军仅保留少数型号,便于升级与延寿。
他直言:「中共展示大量导弹,多数是『做样子』,实际能服役的不多。因为导弹有寿命,需要持续保养与系统升级,这耗费巨资。」
信息支持与网络部队也首次亮相。中共展示了卫星通讯、飞机中继通讯、防空雷达及海军激光武器。马克认为,中共的展示更像为宣传效果,实际效能有限。
川普转向 弥补美军空缺 中共成美军头号对手
马克认为,需要警惕的是,中共核武规模正快速增长。美国情报显示,中共核弹头数量预计在2030年突破1000枚,逼近美军规模。而美俄因军控条约维持在1500至3000枚之间。若中共达标,将具备与美国抗衡的核实力。
此外,美军由于《中导条约》限制发展中程导弹,导致长期缺口。马克说,中共趁机追赶,近期密集展示中程与洲际导弹,现中共导弹已具备覆盖关岛与夏威夷的射程。
美军目前正在弥补这一空缺。美国陆军今年重新服役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导弹,这是首款全新研发的中程武器。
不过在这段空档期,美军主要依靠空军力量因应,并采取基地分散化策略,例如分散关岛与冲绳基地的功能。同时,美军也在关岛投入巨资,强化防空系统,建立三层以上防空网,确保基地安全。
此外,美国也加速推进核武现代化:海军研制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舰,空军开发B21隐形轰炸机,陆军则推进「哨兵」新型洲际导弹,预计2030年服役,全面拉开与中共差距。
马克回顾,美军在冷战结束后一度缺乏明确对手,军事发展方向陷入迷惘。
直到川普总统第一任期开始,美国战略全面转向,以中共为「头号对手」。马克表示,「有明确对手的局面,反而让美军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并促使更多投入与创新。」
苏紫云则表示,「中共试图形塑大国形象,透过战略打击与拒止能力来吓阻他国介入台湾保卫。」但这种展示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等于坐实了中国威胁论,让其它民主国家更团结围堵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