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相当常见的食材,炸薯条、薯饼或是色拉旁的薯泥,相当美味与多样。不过有不少人认为,吃过多马铃薯恐造成糖尿病。肾脏科医师王介立提醒,马铃薯从健康食材变得不健康,最大的关键是料理方式,也就是怎么煮。
王介立在脸书专页「王介立医师」分享,吃马铃薯「健不健康」,关键在料理方式。他提出一份发表于 BMJ 的研究(整合三个大型美国前瞻性世代)与我过去的观点一致:薯条会拉高风险,非油炸的马铃薯相对中性。
他整理出下列重点,单位以「每周多 3 份」为比较单位:
• 总马铃薯吃得越多,第二型糖尿病(T2D)风险小幅上升;这几乎是被薯条所带动。
• 薯条每周多 3 份,T2D 风险约 +20%;烤/煮/马铃薯泥与 T2D 风险未显著增加。
• 替换策略最重要。用全谷物取代马铃薯,风险估计下降(总马铃薯 −8%;非油炸 −4%;薯条 −19%)。用白米饭取代「总马铃薯」或「非油炸马铃薯」,风险上升(约 +15%、+19%);把薯条换成白米饭则差异不明显。
• 实用做法:想吃马铃薯就「蒸/煮/烤」,搭配蔬菜与优质蛋白;少吃薯条。主食多选全谷物(例:全麦、燕麦、荞麦等)。
王介立提醒,以上为观察性研究,属关联并非因果,但不同数据集方向一致、且有剂量反应。最后王介立总结,全谷物最佳;非油炸马铃薯可;白米饭与薯条都不理想(若要换,最有效的是把薯条换成全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