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以为血管老化是年纪到了的自然现象,其实不然。专家指出,血管退化从年轻就悄悄展开。长期的高血压、血糖过高、熬夜等,会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恐成为引爆中风、失智「慢性地雷」。要留意,记忆力比以前差,晚上容易醒等,都可能是脑部微血管老化的征兆,别忽略早期示警。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专页「基因医师张家铭」发文分享,脑血管并不会一夕之间出事。脑动脉粥样硬化(cerebral atherosclerosis)就是潜藏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慢性地雷」,平时没声没息,一旦爆发,可能是中风、失智,甚至成为人生转折的关键点。
他引述研究指出,血管的退化从年轻就悄悄展开。长期的高血压、血糖过高、熬夜、缺乏运动,会像铁锈一样,一层层侵蚀原本光滑的血管内壁。当低密度脂蛋白(LDL)钻进受损的内皮细胞开始堆积,免疫系统为了清除它,反而引起更多的发炎反应。这些反应会让血管壁变厚、变脆,最后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计时炸弹,一旦破裂,血流立刻被阻断,那就是中风。
同时,研究提到几个和脑血管硬化高度相关的基因:像APOE4、RNF213、NTNG1 和 CYP2C19。
张家铭说明,脑血管不会突然坏,而是慢慢「变老」。这些过程,身体其实早就发出警讯。例如,曾经早上醒来常头晕,下午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比以前差,晚上睡得浅、容易醒等,这些都可能是脑部微血管老化、血流变差的表现。不是单纯的「老」,而是血管在退化。
5大修复策略保有脑血管重新年轻
张家铭建议民众不妨从以下5项做法,保持脑血管活力:
●稳血压、控血脂:每天早晚测血压,注意波动。饮食以「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为原则,采地中海或DASH饮食模式。
●重视睡眠修复:晚上11点前入睡、固定起床、白天晒太阳10分钟,帮助自律神经稳定。
●吃出彩色餐盘:多摄取红、绿、黄、紫色蔬果,富含多酚与抗氧化物,能减少血管发炎。
●顾肠道、护血管:肠道代谢的三甲胺氧化物(TMAO)会促发血管发炎。可多吃无糖优格、燕麦、香蕉、蒜头等益生菌食物。
●规律运动:每天快走30分钟或每周3次有氧+阻力运动,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修复神经、提升思考清晰度。
张家铭总结,脑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可以透过生活方式逆转。如果最近常感到记忆力下滑,不要只把它归咎给年龄,那可能是血管「提醒」,改变生活节奏,为大脑除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