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忙碌或日常生活压力增加,不少上班族与学生常在睡前感到饥饿或嘴馋,但深夜进食若没掌握原则,容易影响消化与睡眠质量。
营养师陈妍蒨提醒,只要掌握「进食时间」「挑对食物」「注意热量」三原则,就能安心享用深夜点心,不必因为饿肚子勉强上床,也能避免代谢负担。
原则1:吃完一至两小时再就寝
陈妍蒨指出,睡前吃点心最好控制在睡前1~2小时,避免吃完就躺下。份量过多或热量过高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影响入睡与隔日精神。若长期忽略,容易形成疲倦、情绪不稳或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原则2:挑选助眠又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富含天然营养素、能促进褪黑激素的食物最理想,包括:
*优良蛋白质:白肉可提供饱足感且稳定血糖,助身体休息;红肉因饱和脂肪与胆固醇较高,不建议。
*健康油脂:坚果富含ω-3脂肪酸,可舒缓压力、稳定情绪。
*色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睡前摄取可促进血清素与褪黑激素生成,帮助放松。
*维生素B群:B2、B6、B12、叶酸、烟碱酸等可安抚神经,B6有助褪黑激素合成,但不可过量。
*矿物质:钙、镁有助肌肉放松与镇定,铁、铜则可安神助眠。
原则3:热量控制在200大卡以内
深夜点心即使健康,也应注意份量。陈妍蒨建议热量控制在200卡以下,并可依喜好搭配蔬果、坚果、豆制品或低脂乳制品,既满足口腹之欲,又避免增加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