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步步加速,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家对血糖的管理也日益重视。然而,许多你以为的健康选择,实际上可能是让血糖直线飙升的「隐藏版杀手」!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一直打着「健康」旗号的食物,给迷惑了呢?你知不知道,很多的食物是健康的,人为之后,却已经不是你想象的健康了,你们知道吗?
1、「无糖」的陷阱
无糖果茶/果咖/果味奶等,许多人以为,只要饮料标榜「无糖」,就能安心大口喝。你或许会想,水果打成果汁,不就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吗?成分应该没变吧?重症医师黄轩指出,当水果被榨成果汁,尤其是滤掉了果渣的纯果汁,大量的膳食纤维就被移除了,而果糖和葡萄糖等天然糖分却被浓缩。这让果汁在进入身体后,消化吸收的速度远远快于直接吃完整的水果,血糖自然就会瞬间飙升。
简而言之,一份去渣的果汁,就像是一份带着点维生素的「糖水」、准备好使你身边内的血糖、快速上升!
▲科学研究这么说
多项国际研究,都对比了完整水果与其果汁对血糖反应的差异,结果一致表示,完整水果(一颗水果),由于保留了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减缓糖分的吸收,使血糖波动更加平稳。相反,果汁则会导致更快速、更剧烈的血糖升高。
所以,下次点饮料时,别再被「无糖」二字迷惑,选择完整的一颗水果,或只有无糖的纯茶、无糖的咖啡才是对血糖,更友善的选择!
2、「全麦」就是万灵丹?
你是不是每天早上都来一片号称健康的全麦吐司,觉得自己吃得很养生?小心!这很可能就是你血糖飙升的元凶!
许多人对「全麦」有着错误的迷思,认为它等同于低升糖。然而,这其中可是大有学问!真正的健康是来自于「全谷物」,也就是那些保留了「完整颗粒」谷物、「未经高度加工的谷物」。而市面上常见的「全麦吐司」,虽然名称中有「全麦」,但其制作过程往往会将全麦粉打碎。这就破坏了全谷物中能抑制血糖上升的重要结构。想象一下,原本完整的谷物就像一层层的防护网,能减缓糖分吸收,但一旦被磨成粉末,这些防护网就消失了,糖分当然会像脱缰野马般直冲入你的血液!
▲科学研究这么说
一项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国际研究指出,即便标榜全麦,其加工方式仍会影响最终的升糖反应。
因此,别再盲目相信「全麦」标签,学会看清「食品的真实成分」才是王道!下次选购时,记得仔细查看「配料表」,选择以完整全谷物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并搭配足够的蛋白质和蔬菜,才能有效控糖!
3、三明治里的「升糖刺客」
许多上班族午餐喜欢选择看似轻盈健康的「全麦三明治」或「贝果三明治」,觉得有菜有肉有主食,营养均衡。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组合,也可能是血糖的隐形杀手!
.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且精致
即使是全麦三明治中的全麦面包,如果「加工过度」,其本质仍是高碳水化合物。而如果是贝果,更是典型的高GI食物,其升糖指数介于72-78之间,一颗贝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可能超过50克,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碳水化合物量。
.蔬菜和蛋白质份量严重不足
许多三明治中的蔬菜仅是几片生菜或西红柿,蛋白质也常常伴随着「过多的酱料调味」,份量远远不足以平衡主食带来的血糖波动。这类「西式白人饭」的搭配,也往往高碳水、「低蛋白、低纤维」,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
▲科学研究这么说
针对不同食物组合对血糖的影响,已有研究指出,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对餐后血糖反应有显著影响。
因此,下次再点三明治时,记得把它当成一份主食,并且一定要额外搭配更多的蛋白质(如鸡胸肉、蛋)和蔬菜,才能确保血糖平稳!
4、低脂玉米片:膨化食品的魔咒
追求酥脆口感的你,是不是也曾把「低脂玉米片」当成薯片的健康替代品呢?以为它低脂就等于健康!小心,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只要是「膨化食品」,无论是否低脂,都可能让你的血糖瞬间起飞!
膨化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将淀粉进行预先糊化处理。这使得淀粉的结构变得疏松,淀粉颗粒也变得更细小。结果就是,这些淀粉在进入身体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自然会快速上升!无论是玉米片、糙米饼,只要是经过膨化处理的,都带有高升糖的「原罪」
▲ 科学研究这么说
国际上关于升糖指数的研究普遍认为,食品的加工方式会显著影响其GI值。膨化处理正是其中一种会增加升糖反应的加工方式。
所以,下次嘴馋想吃零食时,请三思而后行,「天然、未经加工」的坚果、水果才是更友善血糖的选择!
5、糯玉米的「狠角色」
许多减肥人士喜欢把玉米当作健康的粗粮,觉得又饱腹又低热量。但是,你吃的玉米是哪一种呢?如果你偏爱软糯香甜的「糯玉米」,那么,你可能又踩到一个血糖地雷了!
相较于甜玉米,糯玉米不仅碳水化合物比例更高,更重要的是,它所含的淀粉几乎完全由支链淀粉构成。支链淀粉的结构松散,更容易被身体快速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
▲科学研究这么说
一项发表在《营养研究》(Nutrition Research)上的研究指出,食用慢消化型支链淀粉(如糯玉米中的支链淀粉)虽然能推迟部分血糖反应,但整体上其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仍会引起显著的血糖波动
所以,不只是糯玉米,所有带有「糯」字的食物,例如粽子、年糕、汤圆等,由于都以糯米为原料,其淀粉结构都容易被快速吸收,导致血糖飙升。对于需要控糖的朋友,这些糯叽叽的诱惑,请务必浅尝辄止,或是尽量避免!
学会「聪明吃」才是王道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怀疑人生,觉得什么都不能吃了呢?别急!这篇文章的重点并非要引起你的焦虑,更不是让你从此与这些食物绝缘,黄轩强调,想传达的是:
1、升糖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人在摄取碳水化合物后,血糖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完全追求血糖不波动,反而可能导致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关键在于了解食物的升糖特性,并学会调整摄取量和搭配方式。
2、个体差异巨大
每个人对不同食物的血糖反应都有差异,这与基因、身体状态、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因此,国际上提供的GI值和血糖监测数据都只是一个普遍的参考。如果你有需求,可以透过血糖仪等工具,建立自己的「血糖避雷食物清单」。
3、最重要的忠告是
血糖波动是完全可以透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的,并不是说上述食物从此不能碰!只要我们对食物和身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能吃得更明白、更健康、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