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根据新华社记者邹伟2025年7月19日报导,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吴政隆主持开工仪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新华社这个报导十分简短,就和2024年12月25日新华社的题为「近日,中国政府核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一样,也是十分简短,缺乏最主要的经济和技术数据。
二、答记者问
问题1:中共大规模建设水库大坝的根源在哪里?
中共大规模建设水库大坝工程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从斯大林那里引进的,这符合中共「人定胜天」的思维,也符合中共追随苏共的苏维埃加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的思维,也符合中共控制一切资源的独裁思维。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上做《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包括建设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报告时称: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在上古时代,江河泛滥、洪水横流以及由此引起的房屋和庄稼的毁灭,曾认为是人们无法避免的灾害。可是,后来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当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和水电站的时候,就能使社会防止在从前看来是无法防止的水灾。不但如此,人们还学会了制止自然的破坏力,可以说是学会了驾驭它们,使水力转而为社会造福,利用水来灌溉田地,取得动力。」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工作正是如此。
李鹏多次强调列宁的「苏维埃加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的理论。1920年列宁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中共上马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是列宁、斯大林主义的再现,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再现。
问题2:国内也有评论分析认为中共要进行内循环,通过水利建设来消化其大量的过剩产能,您怎么看?
这些年来,中共在水利方面的大量投资是保证GDP增长的重要手段,每年的投资都在1万亿元以上,比如2023年在京津冀洪水之后再拨一万亿国债,名为灾后重建,实为加大投资,保GDP增长,也给官员有发财的机会。但是这些水利工程的效果很差,特别是经济效益很差,许多投资都是无效投资,只是在数据上拉动了GDP增长。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可以消化一部分国内剩余产能,如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但是对于中共国内巨大的产能过剩,作用十分有限。相反,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上马会进一步加大中共国内电力生产过剩的情况,因为现在国内太阳能、风能过剩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加上核能又快马加鞭,势头很足。
问题3:是不是同时也可以解决就业人口问题?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无法解决目前中国大规模人口失业问题。
三峡工程没有解决三峡库区的就业人口问题,反而造成三峡库区的产业空心化。中共无法解决三峡工程移民的「三无」问题(无土地、无工作、无前途),只好将大部分三峡工程移民纳入社会低保,让全国纳税人承担。
问题4:您认为修建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个违法工程,即违反国内法,也违反国际法。
就国际法而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违反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1992年6月5日通过、1993年12月29日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违反联合国大会1997年5月21日通过的《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1972年11月16日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发布的《关于蓄意破坏文化遗产问题的宣言》。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规定了跨界河流(过去称国际河流)利用的关键原则:
——公平合理的利用;
——不对邻邦造成重大损害的义务;
——数据交换,计划措施的事前通知。
同时也提供了解决争端的方法和程序。
就国内法而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违反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违反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后经两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违反2023年4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违反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
问题5: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被称为「世纪工程」的项目,港媒称会引来资本市场的热潮。雅江集团新成立,成为中国第99家央企。张国清强调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习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些都符合习的个人风格,就是另一个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还有海南自贸港等等,中共屡屡搞这种大手笔,但现在面临的形势,是不是制约和不利因素很多,未来烂尾的可能性也很大?
2021年7月正当郑州发生大洪水时,习近平到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坝址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了。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习近平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点也不错。
至于什么是烂尾工程?主要看对「烂尾工程」的定义。
如果一个工程的投资额是一万亿,结束时总投资是四万亿,是不是烂尾工程?
如果一个工程的目标是平均每年发电3000亿千瓦时(度),工程完工后平均每年发电量不超过2500亿千瓦时(度),是不是烂尾工程?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是一个烂尾工程。
问题6:您认为修建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最大弊端是什么?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最大弊端就是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致命破坏。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202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建议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赵进东院士指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有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东喜马拉雅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拥有世界级独特的生态价值。
赵进东院士说,初步研究显示,雅鲁藏布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这里孕育了从热带到寒带几乎所有的陆生植被类型,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这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蹄类与食肉类动物类群种类最丰富而独特的地方之一,虎、豹、雪豹和云豹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在同一条河谷栖居,云豹、赤斑羚、豺等中国罕见的濒危物种在这里有一定数量的种群。这里是我国唯一确认的孟加拉国虎栖息地。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南北动物迁徙交流的廊道和印度洋温暖潮湿气流的水汽通道,为整个藏东南乃至青藏高原第三极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保障。
赵进东院士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及支流区域生态与景观价值最典型、最集中的区域建立国家公园。这对于保护我国藏东南地区这一世界级瑰宝,推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加国家及民族自豪感,维护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赵进东院士的建议,说明这里有充分的价值建立国家公园。如果赵进东院士的建议是合理的,那么建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就违反中国的《国家公园法》(草案)。《国家公园法》草案由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起草,于2024年9月10日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于同年12月21日进入二次审议程序。截至2024年12月,草案二次审议稿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25年1月23日结束意见征集,就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
三、答友人问
问题1: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不用建设大坝吗?
虽然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采取隧道引水发电,但是还是必须建设大坝,而且这一次还要建设两座大坝。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坝址在西藏林芝市的派镇,派镇的上游是尼洋河入雅鲁藏布江的河口,林芝市政府所在地是巴宜区(市辖区),过去的八一镇,在河口上游的尼洋河河畔。如果在派镇建设一座高的大坝,就会把林芝市政府淹了,这当然不行。所以就在派镇建设一座比较低的大坝,以不会淹没林芝市政府为界。再在尼洋河入雅鲁藏布江河口的上游,在雅鲁藏布江一侧、在林芝飞机场附近建一座高坝。雅鲁藏布江的流量季节变化很大,汛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别非常大,必须有库容大的水库来调节流量,否则发电量极不稳定,也无法控制。
问题2: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发电量是平均每年3000亿千瓦时(度)吗?
关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平均年发电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三峡工程的三倍,另一种说法是平均年发电量为3000亿千瓦时(度)。
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发电,至2024年底一共发电174,485亿千瓦时(度),平均每年发电793亿千瓦时(度)。由于三峡工程的发电机是逐年增加的,特别是计划外增加的6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是后来加上去。2012年三峡工程225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毕。从2013年至2024年底一共发电111,570.7亿千瓦时(度),平均每年发电930亿千瓦时(度),其中最高年份是2020年发电1036.49亿千瓦时(度),最低年份是2022年发电787.9亿千瓦时(度)。按三峡工程平均每年发电量三倍计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平均年发电量为2790亿千瓦时(度)。
雅鲁藏布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54亿立方米,这是指巴昔卡处的径流量,巴昔卡在印度实际控制区内。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坝址处的径流量就没有那么多,只有不到40%。如果坝址处是派镇,派镇上游、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奴下水文站,是雅鲁藏布江上最老的水文站,这里测得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1亿立方米。
根据2019年2月21日网易上一篇题为「雅鲁藏布江的墨脱水电站……」文章提供的数据,墨脱水电站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米林县派村(区)至墨脱县希让村的260公里大拐弯峡谷段,该河段落差为2350米,派镇的多年平均流量600亿立方米。河弯直线距离35公里,可打巨型隧洞引水,沿西让曲河谷布局六个100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每个电站利用400米落差。总装机6000万千瓦。
在此笔者采用这组数据,是因为有许多报导都使用这组数据,又无法找到这组数据的最初出处。如藏人行政中央网刊登的《世界屋脊上的原子弹》一文也使用这组数据。
中国大坝协会和中国水力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网站上有一篇介绍《三峡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的文章,读者不妨看一下,然后大家一起模仿三峡工程来估算一下。
文章介绍说,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头差H推动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在水轮机上接上一个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如果,河道的流量为Q,那么,就可以按下式来计算装机容量N。
N(千瓦)=8×Q(流量,立方米/秒)×H(水头,米)
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1焦耳能量相当于1牛顿的力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每秒做1焦耳的功,即1焦耳/秒,称为1瓦特,这是功率的单位。1立方米水的重力等于9.8千牛顿,经过1米的落差每秒钟做的功是9.8千焦耳,功率等于9.8千瓦。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得河道上具备1米的落差和1立方米/秒的流量的水可以发电的功率是η×9.8千瓦≈8千瓦,η为水电机和发电机的综合效率,大约为0.8~0.82。
三峡坝址处的可利用的水能资源是1338万千瓦,但是最后安装的发电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约为1338万千瓦的1.68倍。如果1338万千瓦的发电机全年每一个小时都能被利用,一年最大的发电量是:1338万千瓦×24时/天×365天=1172.088亿千瓦时。
这个1172.088亿千瓦时电量是三峡工程理论上的年均发电量的最大值。但是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930亿千瓦时(度),为1172.088亿千瓦时的79%。
三峡工程是用225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来完成1338万千瓦水能资源的发电任务。
派镇的多年平均流量600亿立方米,折合Q(流量,立方米/秒)为1903立方米/秒,一年是31,536,000秒。
600亿立方米/31,536,000秒≈1903立方米/秒
8×1903×2350=3577.64万千瓦
如果3577.64万千瓦的发电机全年每一个小时都能被利用,一年最大的发电量是3577.64万千瓦千瓦×24时/天×365天≈3134亿千瓦时。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理论上的年均发电量的最大值为3134亿千瓦时。
按三峡工程的年均发电量为最大值的79%计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年均发电量为:3134亿千瓦时×79%≈2476亿千瓦时。
计算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年均发电量为2476亿千瓦时,不可能是3000亿千瓦时。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用6000至7000甚至800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来完成3134亿千瓦时水能资源的发电任务。
问题3:如果派镇的多年平均流量600亿立方米全部都用于发电,会发生什么?
在上面的计算中已经提到,根据奴下水文站的数据,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1亿立方米。把这多年平均径流量601亿立方米全部引入山体的隧道中用于发电,那么派镇以下原雅鲁藏布江河道终将断流,没有一滴水,河流水生系统将死亡。只要到了下游、在大拐弯北部才有帕隆藏布江汇入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318亿立方米。
这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带来的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