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訊】
(記者沈越報導)微信視頻號23日啟動「團播低俗內容」專項治理行動稱,對直播中出現的不雅行為「零容忍」,情節嚴重者將被永久封禁。此舉迅速引發社會熱議,多位學者與網民質疑平台尺度模糊、管控過嚴,此類治理反映出中國網絡輿論空間的進一步收緊。
根據微信視頻創作安全中心7月23日發布的通告內容,近期巡查發現,一些「團播」帳號存在抽打臀部、潑水濕身、刻意抬腿、仰拍特寫突出敏感部位,以及穿戴女僕裝、撕裂絲襪等具有性暗示意味的行為。這些內容被認定嚴重違反《微信視頻號運營規範》,被列入整治重點。
中國社會問題研究者宗學敏(化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類治理背後反映出當局試圖統一思想、嚴控民間影響力的趨勢。他說:「近年來官方不斷要求黨員幹部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事實上對普通百姓也提出了同樣要求,只是不名言而已。比如像團播這類短視頻平台影響了年輕人的價值觀和審美判斷,官方的宣傳話語越來越無力,自然會加大控制。」
宗學敏分析稱:「真正的問題不是低俗,而是中(共)國的政治制度不准年輕人表達真實情感和個性生活。只要是受歡迎的內容,就容易被貼上『低俗』標籤並加以禁止,我們看到中共建政以來一直如此。這次是微信視頻率先表態,其它平台也會迅速跟進。」
該行動也引發普通用戶的不滿與困惑。一位暱稱為劉女士的網民質疑:「為什麼西方那些穿得暴露的視頻不被禁,我們正常發個孩子在游泳池的視頻反而被禁?」另一名微信用戶「Z茹」表示:「我發我家寶寶兩歲生日,竟然被標注為『低俗』,簡直莫名其妙。」還有用戶「逃妖傾城」抱怨稱:「幾個月大的孩子游泳視頻也違規了,難道嬰兒也要穿長褲嗎?」
網民「墨老」在評論區寫道:「我同事退休改行做木匠,我寫『技師改行了』都被認定是挑逗性暗示,這不是在規範內容,而是在歪曲文化。」也有用戶提出制度性疑問:「平台不是先審核再播出嗎?如果審核通過了,為什麼還要事後懲罰?」另一條評論則諷刺道:「如果你心裡髒,看什麼都是髒的。」
一位自稱是團播主播的用戶邵軍也表達不滿:「互動動作本來就是增加娛樂性,現在卻被說成低俗,根本不給主播空間。我們哪還有活路?」
除了對內容標準的質疑,許多網友也關切當局此次行動的透明度。一位用戶寫道:「到底什麼叫『情節嚴重』?平台是不是應該給出明確標準,而不是『一刀切』?說封就封,完全沒有申訴的空間。」
旅居日本的楊先生則對表示,西方國家雖然也監管不當內容,但普遍採用平台自律、用戶舉報與司法介入的模式,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預尺度問題。他說,「中(共)國政府總是以權力禁止民眾文化娛樂與思想表達,這是典型的不信任管控。它不是針對低俗,而是害怕無法掌控言論主導權、無法影響年輕人的思想。」
目前,微信方面表示,專項治理將持續推進,對違規團播內容「零容忍」,以「確保平台風清氣正」。
中國網絡視聽行業近年來飛速擴張,成為創業者和個體營利的重要平台。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91億人,占網民總數的98.4%。
目前,中國大陸登記在冊的網絡視聽相關企業超過75萬家,其中超過八成為微型企業,小微平台在吸納就業、推動地方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
有輿論認為,微信此次治理行動看似聚焦低俗內容,實則反映出當局對網絡空間「失控感」的警覺。隨著傳統宣傳難以有效覆蓋年輕人群體,團播、短視頻等新興形式不斷成為主流輿論陣地,當局的管制措施也越來越嚴厲。一位網民寫道:「整頓低俗不能成為打壓表達的理由,否則風清氣正,只剩一片死水。」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