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訊】(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坐落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爆發二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危機。這場因社群媒體盛傳政客子女奢華炫富而遭封禁引發的抗爭,被稱為「Z世代革命」,在短短數日內席捲全國,造成至少51人死亡、逾1300人受傷、超過13,500名囚犯越獄,並迫使親中共的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倉皇下台。
尼泊爾Z世代以行動證明,當網路世代的憤怒與反貪腐情緒交織,可迫使政權一夜之間垮台。這場風暴同時震撼北京中南海,帶來潛在的「骨牌效應」,網民熱議:下一個會不會是中國?何時來到?
抗議升溫:Z世代衝上街頭
9月8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街頭爆發Z世代大規模示威。原本和平的集會因外部抗議者加入而失控。安全部隊向人群發射實彈、橡皮子彈與催淚瓦斯,造成至少19名抗議者死亡、300人受傷。Z世代被認為是網絡時代成長的人們。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22歲大學生卡爾回憶:「我們當時在那裡進行和平抗議。起初他們向我們發射催淚瓦斯,我們奮力反擊。突然,我中槍了。政府不應該向學生開槍。」
2025年9月8日,在加德滿都議會大樓外舉行的抗議活動中,防暴警察發射催淚瓦斯以驅散抗議者。(PRABIN RANABHAT / AFP)
27歲AI工程師吉米爾憤怒表示:「我們必須把這些老領導人趕下台。我們厭倦了那些老面孔。政府權力欲高漲,腐敗猖獗,無人承擔責任。」
9月9日,抗議者無視宵禁,攻入並縱火焚燒國會大樓、總統府、總理官邸以及多位高層政要住宅。前總理賈拉·納特·卡納爾(Jhala Nath Khanal)之妻拉吉雅拉克什米·奇特拉卡爾(Rajyalaxmi Chitrakar)在住家遭縱火重傷不治。總理奧利的私人住宅也遭焚毀。副總理兼財長畢什努·保德爾(Bishnu Paudel)的住所遭投石,他本人更被追擊。
抗議者怒火同時指向被視為政權附庸的媒體。坎蒂普爾媒體集團(Kantipur Media Group)大樓被焚燒後,《加德滿都郵報》在X平台發文:「辦公大樓遭攻擊並被縱火,我們的伺服器停擺,目前所有報導與更新將透過社群媒體發布。」
年輕人指控「體制媒體」長期替政權粉飾太平,襲擊象徵對不透明資訊體系的反抗。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12日報告稱,至少十多家新聞媒體與三個媒體組織的辦公室被縱火,包括尼泊爾最大民營媒體坎蒂普爾媒體集團。
該集團一名記者向半島電視台描述:「當天(9日)中午我們接到可能遭攻擊的情報,下午三點整棟大樓已成火海。」
警方發言人比諾德·吉米雷(Binod Ghimire)12日表示,本週死亡人數達51人,包括21名抗議者、9名囚犯、3名警察及18名其他人士,另有逾1300人受傷。混亂中約13,500名囚犯越獄,仍有超過12,500人逍遙法外。尼泊爾軍方宣布宵禁並追回百餘支被搶槍械。
政權崩解 親中共總理下台
抗議浪潮迅速推翻政府。9月8日晚間,內政部長拉梅什·萊克哈克(Ramesh Lekhak)率先辭職;9日9日,總理奧利宣布下台,承認需「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這位長期親中共的總理,曾於8月底至9月初訪問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及北京閱兵式,如今倉皇辭職,成為網民口中的「後閱兵效應」象徵。
奧利於2015年10月首次出任尼泊爾總理,其政府執政約一年。他於2018年和2021年連續第二次和第三次當選,並於2024年第四次當選。
總統拉姆昌德拉·保德爾(Ramchandra Paudel)12日任命前首席大法官蘇希拉·卡爾基(Sushila Karki)為臨時總理,成為尼泊爾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腦。
73歲的卡爾基以反貪形象著稱,受到推動這場運動的Z世代團體支持。半島電視台分析:「卡爾基被視為反貪腐的聲音,因此受到Z世代支持,但她未必受到所有群體的歡迎。」
2025年9月9日,位於加德滿都的辛哈‧杜巴宮(Singha Durbar,尼泊爾政府的主要行政大樓)被抗議者焚燒。(Prabin Ranabhat/AFP via Getty Images)
失業與不公:年輕世代的長期怨火
這場抗議的深層次來源在於,多年來尼泊爾年輕人面對嚴峻的經濟困境。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4年尼泊爾15至24歲失業率約20%,82%勞動人口屬於非正式就業,許多青年被迫離鄉背井出外打工。
政府估計每日有2000名年輕人離境,到中東或東南亞打工以寄回匯款。高失業率、公共資金使用不透明及長期腐敗,早已埋下民怨。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一個針對權貴子女的網路潮流悄然滋長,即聚焦所謂的「尼波家孩子」(Nepo Kids),即「權貴二代」。「Nepo」源於「nepotism」(裙帶關係),指依靠家族關係而非實力獲取特權,類似中國的「紅二代」。
社交媒體TikTok、Reddit與Instagram上充斥著政客子女炫耀豪車、名牌服飾、海外度假的短視頻,與普通青年艱辛打工的日常形成刺眼對比。
視頻往往標註 #NepoKids/#NepoBabies(尼波家孩子)、#NoMoreCorruption(不容再貪腐)、#WakeUpChallenge(覺醒運動) 等標籤。
最爆紅且震撼的案例,是政客賓都·庫馬爾·塔帕(Bindu Kumar Thapa)之子薩加特·塔帕(Saugat Thapa)站在用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卡地亞(Cartier)、古馳(Gucci)等名牌盒子堆成聖誕樹旁的個人照片,據傳那些奢侈品價值約百萬尼泊爾幣(1人民幣約值20尼幣)。
網紅吉里(Suwaj Giri)質疑:「這些政客每月的正式薪水大約只有40,000尼幣,他們怎麼可能過上這樣的奢華生活?」TikTok用戶憤怒留言:「我們的稅金都去哪裡了?」「權貴二代炫富,底層青年卻被迫遠赴海外謀生。」
在杜拜打工的切特里(Lakshmi Chetri)說:「幾十年來,政客掠奪我們的國家,普通人像我們一樣只能掙扎求生。每年都有不少人不得不來杜拜工作,因為在尼泊爾根本沒有機會。」
封禁社群:點燃怒火的最後稻草
權貴二代炫富視頻瘋傳後,尼泊爾當局下令封鎖社群媒體,進一步激怒大眾。
9月4日,尼泊爾政府以「未向通訊與資訊科技部完成註冊」為由,突襲封鎖包括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在內的26個社群平台。禁令當晚即刻生效。
官方稱此舉是為「遏制錯誤資訊」,但民眾普遍認為此舉意在箝制言論。對於高度依賴社群平台聯絡親友、搜集工作資訊及表達訴求的年輕人而言,政府的封鎖幾乎是切斷生計與發聲的最後一刀。
旅居杜拜的社群網紅吉里說:「這場抗議其實早就醞釀許久。許多政客掠奪國家資源,民眾早已不滿。當『nepo kids』標籤在其它亞洲國家發酵時,尼泊爾人民也開始貼出政客子女奢華生活的內容。」
網民yixiwangu指出:「封禁社交媒體是最大的導火索,但年輕人激進的根源,是他們現在能很容易在TikTok上刷到本國權貴子弟的日常生活。以前沒有短視頻時還能自我安慰,如今這貧富對比實在太衝擊。」
歐洲僑民 R.M.週五(12日)自杜拜返抵加德滿都,她告訴《海灣時報》(Khaleej Times),在她住在尼泊爾二十多年的經驗裡,從沒看過抗議這麼快演變成如此嚴重的破壞。
「當社群媒體被封禁時,年輕人立刻上街抗議,因為這不僅攸關他們的自由,也影響到很多人賴以維生的銷售與收入。」8日,他們幾乎燒毀所有與政客相關的建築物。
尼泊爾一夕變天 分析:對北京是一面鏡子
尼泊爾前總理奧利長期親中共,推動「一帶一路」合作,被視為北京的「友邦」。大陸學者天寧指出,尼泊爾政府封鎖社群媒體的做法效仿中共,但最終自食惡果。
9月10日,網絡傳出,尼泊爾抗議者衝進該國共產黨辦公樓,將繳獲的中共黨魁習近平頭像扔進火堆。
2025年9月10日,尼泊爾抗議者將繳獲的習近平頭像扔進火堆。(視頻截圖)
尼泊爾年輕人的抗議震動了中南海。但中共官方媒體沒有詳細報導尼泊爾抗議過程及抗議的緣由。
新華社10日報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就尼泊爾近日爆發示威遊行、政局發生變化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尼是傳統友好鄰邦,希望尼泊爾各界「妥善處理國內問題,儘快恢復社會秩序和國家穩定。」
有關尼泊爾抗議,林劍只說道,「尼泊爾發生遊行示威」,中方「要求尼方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等。
旅美評論員唐靖遠此前對表示,尼泊爾雖是小國,但共產黨政府突然垮台,對北京中南海是重大衝擊。
他認為,導火索在於政府效仿中共,封殺社交媒體、箝制言論自由,加上貪腐、權貴炫富與高失業率,讓社會矛盾全面爆發,與中國社會問題高度相似,貪腐、權貴炫富、失業高企。
他還強調,尼泊爾政權倒台與軍方保持中立有關。軍隊沒有鎮壓,才讓政府迅速崩潰。而在中國,軍隊內部存在權力鬥爭,一旦爆發大規模抗議,是否還會聽從習近平,成了巨大疑問。
他直言:「尼泊爾的變天對北京是一面鏡子。軍隊保持中立是關鍵,而中國軍隊內部權鬥嚴重,若爆發類似運動,能否鎮壓難以預料。」
骨牌效應的陰影:下一個就是中共 早晚而已
中國網民熱議:「尼泊爾這屆政府『友華』,但結局如此。」「揭露紅色權貴家產,絕對能促進國內革命。」在微博與X平台,「後閱兵效應」一度衝上熱搜,有人感嘆:「自由的力量,下一個會不會是中國?」「這種好事什麼時候輪到我們」「下一個就是中共了,早晚而已。」
台灣網媒「批踢踢實業坊」發文說,「尼泊爾這個,是徹底針對中共的抗爭,成功後牆內韭菜樂翻。」
文章分析:「尼泊爾抗議成功的關鍵,在於民眾不僅僅只是抗議政策,而是直接「入戶清算」 解決造成問題的親共貪腐高層! 軍方一看事已至此,很快就倒戈了……與其費勁的鎮壓成千上萬人,不如順著民意把高層請走,自己來經營軍政府…… 身處亂世中的軍人,很自然就會如此思考吧?」
旅美保守派評論員曹長青將其比作1989年天安門運動:「同樣是青年學生為主,主要口號也是反腐敗。不同的是,尼泊爾軍隊沒有鎮壓,左派共產黨總理則落荒而逃。」
2025年9月8日,抗議者手持尼泊爾國旗,在加德滿都議會大廈外舉行抗議活動,抗議政府的社群媒體禁令和高層貪腐。(PRABIN RANABHAT/AFP via Getty Images)
尼泊爾Z世代的集體行動,從「權貴二代」的炫富揭露,到面對實彈鎮壓的無畏抗爭,展現了對民主與透明的堅持,也讓北京感到不安。
台灣國際情勢專家張國城則在《台灣向前行》節目中分析,尼泊爾近年的經濟困境和貪腐問題,有如中國當前處境,中共也擔憂其「骨牌效應」。
「強硬壓制民怨可能引發更大不滿,但放任抗爭又會動搖政權威信,中共恐陷入進退兩難。」張國城表示。
大陸學者天寧提議,在眼下民間難以形成有組織的力量跟中共叫板的前提下,中國的基層草民一定要保持跟中共不合作的態度,以此瓦解動搖中共統治的根基。
天寧表示,其實中國很多人心知肚明,中共已經完全不可信。「所以也不排除出現像尼泊爾這樣的偶發事件,會帶動全中國抗中共暴政的運動。這個運動一旦發生,中共政權一定是阻擋不了的。」
(本文參考半島電視台、印度媒體《Hindustan Times》、阿聯酋媒體《Khaleej Times》、《加德滿都郵報》等報導與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n aerial view shows demonstrators gathered outside Nepal's Parliament during a protest in Kathmandu on September 8, 2025, condemning social media prohibitions and corruption by the government. Nepal police on September 8 opened fire, killing at least 17 people as thousands of young protesters took to the streets of Kathmandu demanding the government lift a social media ban and tackle corruption. (Photo by PRABIN RANABHAT / AFP)
2025年9月8日,空拍畫面顯示,抗議者聚集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議會大樓區外。(PRABIN RANABHAT / 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