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健康意识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吃素,但健检报告却显示有脂肪肝。医师张家铭表示,有些素食者明明体重正常、饮食超清淡,肝脏却堆满脂肪肝,原因可能吃进太多淀粉、太少蛋白,容易产生脂肪肝。一项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有些人因基因变异,长期吃素,更容易脂肪肝。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其脸书表示,吃素本身不是问题,但素食可能会吃进太多淀粉、太少蛋白,导致脂肪肝的产生。2024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发表一篇重要研究,针对全球23个长期吃素的族群做全基因分析,发现一个叫rs66698963的基因变异,特别容易出现在长期茹素的人身上。
他表示,此基因变异会让身体里的2个关键基因:FADS1跟FADS2代谢速度变快,也就是说,吃进去的植物油(像葵花油、大豆油、亚麻仁油),身体会更快把它们变成花生四烯酸,这是一种会让身体发炎的分子。
「不是吃错,是身体不太会处理这样吃。」他表示,医学界发现,除了饮食习惯外,像FADS1/FADS2、PNPLA3、TM6SF2这类基因变异,也都会影响有无脂肪肝的体质。也就是,有些人就算吃得再清淡,还是容易肝脏堆油。「他们不是吃多,是身体不会排出油脂。」
他推荐健康的吃素方式:
1. 主食不要只吃白饭和面,多吃全谷、藜麦、糙米。
2. 淀粉少一点,要吃进足够的蛋白质补起来,例如豆腐、豆浆。
3. 可吃适量的高油种子,也可补充藻油DHA。
4. 若有家族病史、体检红字,考虑做基因检测,以了解自己的代谢路线图
5. 运动、睡眠、压力管理,也是保护肝脏不能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