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訊】(記者林燕綜合報導)過去四年間,中國幼兒園在園人數銳減四分之一,有4萬家幼兒園關門,剩下的幼兒園也在艱難維持中。這凸顯中國出生率大幅下降對教育體系造成的衝擊,也是第一張因人口結構巨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根據中共教育部的數據,2020至2024年間,幼兒園在園人數從4800萬的峰值減少了1234萬人,降幅超過25%,入園人數更是暴跌34%。為3至5歲兒童提供教育服務的幼兒園數量也從2021年的近29.5萬所的峰值減少了4.15萬所,相當於每小時就有2家幼兒園關停。
中國是目前全球人口下降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學前教育系統遭遇生源斷崖預示著,中國人口下降給社會和政府將帶來的嚴重後果,因為幼兒園關停潮只是中國人口危機後果的最前期表現。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普查數據,直到2024年,中國已經連續三年呈現人口負成長。這個結果和1979年開始實施、直到2016年才結束的「一胎化政策」(也稱獨生子女政策)有關。
此外,中國人口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形成「倒金字塔型」,即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兒童數量不斷減少。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底,中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人,占總人口的22%;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億人,占總人口的15.6%。
知名中國問題學者章家敦曾在《新聞週刊》發文稱,中國人口減少的原因是社會深層變化、經濟持續衰退、憂鬱情緒加深。現在中國的年輕人稱自己是中國的「最後一代」。
在浙江金華市,莊燕芳經營三家民辦幼兒園。過去頂峰時,她的幼兒園曾招收逾1000名幼童,如今只有150名學生。
「隨著出生率下降,幼兒園入學人數明顯減少了。」莊燕芳告訴《金融時報》,她估計在這個快速老化的社區,90%的私立幼兒園都已經關門。
香港科技大學高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學家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指出,和五年或是十年前相比,中國出生率呈現出懸崖式下跌。
他認為,幼兒園招生人數減少的趨勢已經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中國人口結構,這種趨勢已無法逆轉。但如何處理中國教育體系中龐大的基礎設施,例如建築和設備則是一個棘手、也更迫在眉睫的問題。
莊燕芳已深刻感受到人口結構的變化。在2023年,她將其中一所幼兒園改建成養老院,有42張床位,目前只收住16名長者。她也為當地約200名退休長輩舉辦聯誼活動或提供餐食服務。
但這項服務轉型同樣面臨挑戰。因為大部分長輩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住進養老院,尤其是在老人身體健康時。
「我們正在思考,要怎麼撐過接下來這幾年。」莊燕芳說,「有人會選擇乾脆關門……但我希望能撐著,至少是為了重溫過去的時光。」
根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2022年的調查,84%的民辦幼兒園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其中,負債超50萬元以上的幼兒園,占比達到38.2%,有超過12%的幼兒園負債超過160萬元。僅有1.5%的幼兒園無負債壓力。如今的情況可能比2022年時更糟糕。
陸媒「第一財經」報導,中國現有不少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或改為「老幼共託」模式,一站式提供居民養老、幼兒託育服務。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