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訊】(記者吳畏綜合報導)面對美國高關稅,中國太陽能製造商正悄悄地在印尼組裝產品設備,然後將產品出口美國市場。印尼免稅飛地巴淡島已成為錯綜複雜全球格局中的關鍵節點。但川普(特朗普)總統新一輪打擊行動或將很快填補全球「貓捉老鼠」貿易戰略中的這一漏洞。
彭博社7月24日報導,彭博新聞社分析顯示,2025年上半年,印尼十大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出口商向美國出口了價值6.08億美元的產品。彭博社發現,其中有六家是在巴淡島註冊並經營的公司,而它們最終的幕後老闆是中國太陽能公司的高階主管,這些公司占了印尼對美出口總額的近70%。
7月初,包括First Solar Inc.和Mission Solar Energy在內的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聯盟向印尼、印度和老撾提交了貿易申訴。他們聲稱,中國企業鑽了貿易體系的空子,將在這三個亞洲國家生產的廉價產品大量傾銷美國市場。這促使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反傾銷和反國家補貼指控展開調查。
「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不再是廉價進口產品的傾銷地,不再損害我國的產業和工人。」白宮發言人庫許‧德賽(Kush Desai)表示,「在商務部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在密切監控轉運和其它破壞我國關稅政策的行為。」
川普政府尚未公布關於轉運的具體定義。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位於巴淡島的中資太陽能公司是否正在將產品轉運至印尼,以規避美國高額太陽能關稅,或者這些公司是否真的在巴淡島生產產品,從而被視為印尼原產。
印尼政府機構BP巴淡島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關於啟動反傾銷調查的確認。BP巴淡島公司在回應彭博新聞社的詢問時表示,該公司正與中央當局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以支持公平透明的國際貿易。
該公司表示:「到目前為止,合作夥伴國家已經承認並讚賞印尼政府、BP巴淡島公司以及巴淡市政府在負責任地應對全球貿易動態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十多年前,西方國家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加徵關稅時,中國製造商乾脆將生產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到2024年,東南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出口地。隨後,美國政府採取行動堵住這個漏洞。
首先,在前總統拜登的領導下,美國商務部對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啟動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項為期一年的調查發現,製造商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傾銷廉價出口產品。隨後,在川朗普總統執政的今年4月,這四個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產品被徵收高達3521%的關稅。
「總部位於中國的太陽能公司一直在欺騙市場,以低於美國公司的利潤率競爭,並損害美國工人的生計。」威利律師事務所(Wiley’s)國際貿易業務聯席主席蒂姆‧布萊特比爾(Tim Brightbill)在4月份表示。布萊特比爾是美國太陽能製造和貿易聯盟的首席法律顧問,該聯盟由美國太陽能公司組成,成功向美國商務部施壓,迫使其展開調查。
4月的關稅迫使美國買家重新調整採購策略。印尼並未受到該裁決的約束,反而成為最大的贏家之一。但如今巴淡島,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隨著東南亞地區的出口產品受到越來越嚴格的審查,工廠也像貓捉老鼠一樣不斷遷移。」荷蘭-德國太陽能產業合規和品質保證公司Sinovoltaics技術主管尼克拉斯‧D‧魏瑪(Niclas D. Weimar)說。
過去兩年,一些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已落腳印尼,直接為美國市場生產太陽能板。根據美國海關數據,今年1月至5月,印尼向美國出口了總計7.33億美元的太陽能產品,年增350%。
例如,PT Rec Solar Energy Indonesia,目前是該國對美最大的太陽能產品出口商。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將價值2.19億美元的太陽能板運往太平洋彼岸,幾乎占其全部產量。根據其母公司NE Solar(一家成立於2022年的柬埔寨公司)網站的訊息,該公司於2023年開始從巴淡島出口太陽能電池板。
太陽能產品對美出口的激增並不僅限於印尼。美國貿易數據顯示,同樣免受4月關稅裁決影響的老撾,太陽能出口額已從2024年初的幾乎為零,到今年前五個月,突然飆升至的7.17億美元。印度的太陽能出口額也從2022年的1,000萬美元飆升至今年的3.45億美元。
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印尼、老撾和印度的調查認定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新一輪關稅可能很快就會出台。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