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計劃向美國財團出售港口,卻遭中共輿論施壓和「反壟斷」審查,擾攘了一個月無果。專家認為,北京已陷入「雙輸」困境,無論李嘉誠最終賣不賣港口,對中共當局的影響都是極為負面的;而最終李嘉誠成功交易的可能性大。
中共全國「兩會」期間,長和集團3月4日公布與以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轉讓其持有或營運的、分布於全球23個國家共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絡,震驚市場。該筆港口交易包括位於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
3月13日起,中共在港喉舌《大公報》發表系列文章及評論,批評長和賣港口是「不顧國家利益」,並稱中共當局可以用《反壟斷法》及《國家安全法》來審查交易。多篇文章被中聯辦及港澳辦轉載。
3月28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宣布將依法審查交易。次日(3月29日)中共央視新媒體罕見直接批評長和,不過文章稍後被刪除。
親北京的港媒《南華早報》3月28日稱,長和不會在4月2日按原計劃正式簽署出售其位於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戰略港口運營權的協議。但4月2日並非長和與貝萊德商量的「真正的最後期限」,而是雙方可能簽署協議的最早日期。
過去一個月,長和沒有公開回應該事件,有關這筆世紀交易的最終走向備受關注。目前部分專家認為,這次李嘉誠賣港口風波發展至今,對中共而言不是好事,無論最終李嘉誠是否按計劃完成交易,對北京的影響都是負面的。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表示,中共強行介入李嘉誠賣港口事件,無論李嘉誠賣不賣港口,對中共來說都沒有好處。如果這些港口順利賣出去了,會導致中共失去一批對其有戰略意義的港口,同時會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共政府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它強行阻止這筆交易,最終還是沒阻止成功,至少對中共的面子來說是一種大大的折損。
唐靖遠說,如果李嘉誠最終在中共施壓下沒有出售這批港口,那麼全世界都會看清楚,中共為了政治目的可以對其管轄範圍之內甚至不在管轄範圍之內的企業施加控制,這將使外資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同時也會使香港的商人無法再和外國做生意,外國的貿易夥伴們認為香港商人隨時會被中共政府控制。
唐靖遠認為,中共高層現在不斷地出來招商引資,但李嘉誠事件就徹底破壞了這種氣氛。而在巴拿馬港口這個問題上,毫無疑問美國手裡的籌碼比中共要多得多,從這個港口的歷史到美國對中共發動的關稅戰,美國的籌碼會是中共手裡籌碼的幾十倍。
他認為,李嘉誠不想捲入兩國地緣政治博弈,最終達成交易出售港口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李嘉誠手裡還有眾多資源,未來都可能被中共要挾作為地緣競爭工具,這對李嘉誠家族來說是無窮的後患。「所以李嘉誠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將來被中共一直捏在手裡不斷勒索,還不如一刀兩斷」。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也表示,李嘉誠賣不賣港口對中方均非好事。「這一場交易對北京來說是一場無解的雙輸博弈,核心在於北京在過去十年來在全球秩序中積累的話語權與控制力正在快速向後衰退。」
黃大衛分析說,北京強硬幹預李嘉誠的交易自由,如果最後港口不賣,等於是「黨領導一切」的模式向海外輸出,國際資本會更加擔憂與中國大陸合作投資的風險,也讓香港作為中資外包商的緩衝地帶進一步失去效果、北京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體系中信用崩塌。
黃大衛表示,巴拿馬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戰略樞紐,對美國來說生死攸關。同時,美國若控制巴拿馬運河等於把北京「一帶一路」的勢力從中南美洲清除,川普政府勢在必得,這是重新掌握美國「後花園」的戰略舉措。
他分析美國手中的籌碼,第一是金融籌碼,貝萊德在全球資本的影響力非常大;第二是外交籌碼,中南美洲國家與美國多方面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財富對美國的依存度比較高;第三是安全的籌碼,有關港口涉及美國全球戰略部署,美國也可以公民安全為由壓制中國企業的參與。
黃大衛表示,如果李嘉誠港口賣不成,中共用輿論施壓甚至是「反壟斷調查」來施壓,呈現非市場化、非制度化、非法制化的模式,會導致中國的經貿關係、政治形象大打折扣,國際形象進一步傾向於負面。未來北京想在中南美洲重新擴展「一帶一路」會比較困難。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