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訊】(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週一(7月14日)晚,中國三大鋰業巨頭發布的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鋰產品的困境持續拖累公司盈利。受這一消息影響,中國鋰生產商的股價週二(7月15日)大幅下跌。
天齊鋰業週一晚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萬元至1.55億元人民幣(2160萬美元)。
另一家鋰業巨頭贛鋒鋰業集團在週一發布的業績預告中說,預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3億元至5.5億元人民幣。
盛新鋰能集團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7.3億至8.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虧損的1.87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擴大。
這三家生產商在業績預告中均認為,鋰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是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彭博社報導,盛新鋰能集團在深圳股市的股價週二一度下跌了5.1%。在香港,贛鋒鋰業股價早盤大幅下跌6.8%,而天齊鋰業股價下跌3.3%。
即使在連續兩年的價格下跌後,中國碳酸鋰現貨價格今年上半年仍下跌了近20%。這對鋰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因為該行業面臨供應過剩和電動車銷售增長低於預期的問題。
根據上海有色金屬網的數據,7月15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每噸6.49萬元(人民幣,下同)。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每噸6.33萬元。而碳酸鋰在2022年11月曾達到約56萬元/噸。
《證券時報》在今年6月的一篇報導中援引卓創資訊富寶鋰產業分析師韓敏華的話,對碳酸鋰價格大跌進行了分析。韓敏華說,今年1月,國內碳酸鋰現貨價格高點還在7.7萬元/噸左右,但到了5月29日,價格已震盪跌至5.96萬元/噸,跌幅達到了22.6%。
談及今年碳酸鋰價格快速走跌的原因,韓敏華認為,中國供需矛盾依然是壓制市場的主要問題,而原料價格下跌也是影響碳酸鋰價格走低的另一因素。今年二季度之後,終端行業消費提升空間不及預期。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鄭曉強也認為,2025年碳酸鋰供應端持續過剩,在供強需弱的背景下,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長期來看,市場供應過剩格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跡象,鋰價格將逐步下探靠近中位鋰礦山成本。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郭曉林對經濟觀察網分析說,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對鋰的需求帶來不確定性,因為在全球儲能市場中,美國的占比較高。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