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健康的,但吃太多也可能成为甜蜜的负担!科博特诊所院长刘博仁表示,自己的病患回诊时坦言,自己每天吃了5到6份水果,虽知道份量太多,但总是难以抗拒水果摊上的诱惑。他提到,水果含钾、镁等微量矿物质,也富含膳食纤维,但也别忘了其中的果糖和碳水化合物;摄取过量会导致血糖波动、脂肪堆积,成人每日水果摄取量应为2~3份。
刘博仁于脸书专页「刘博仁营养功能医学专家 」发文表示,水果虽富含维生素A、C、E、膳食纤维与抗氧化物等营养素,对于抗老、防癌、调整肠道功能都有帮助,但也别忽略其含有的果糖与碳水化合物。特别是香蕉、葡萄、菠萝、芒果等高糖、高GI水果,若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脂肪堆积、甚至脂肪肝与体重增加。
刘博仁说明,成人每日水果摄取量以2~3份为宜,一份约等于一个拳头大小或15克碳水化合物。例如半颗中型苹果、一颗奇异果或半碗火龙果丁。若摄取超过建议量,容易造成总热量摄取超标,进而影响体重与新陈代谢。
[2]
面对「水果选择障碍」,刘博仁提供5项实用建议:
1.设定每日上限,控制在2~3份。
2.优先选择低GI水果,如蓝莓、奇异果、番石榴、西红柿与酪梨。
3.餐前先规划水果份量,避免临时加码。
4.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吃水果,以防血糖急升。
5.可尝试以冷冻莓果搭配优格、坚果,取代高糖水果作为健康点心。
此外,他也推荐参考地中海饮食与麦得饮食原则,偏好选用高抗氧化、低升糖指数的天然食材,例如:
●莓果类(蓝莓、草莓、覆盆子):抗氧化之王,推迟大脑老化。
●西红柿、苹果、柑橘类:含有多酚与膳食纤维,有助心血管与肠道健康。
●酪梨:健康脂肪与钾,保护心脏、稳定血糖。
刘博仁强调,水果是天然的恩赐,健康饮食的重点不在于「吃多」,而是「吃对」与「吃得刚刚好」。掌握质胜于量与节制原则,让水果成为促进健康的好帮手,而不是变成甜蜜又难解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