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訊】(英文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編譯)最近,隨著美中貿易戰進入到前所未有的嚴峻階段,中國出口商在美國失去了一座眾所周知的金礦。
自2018年以來,華盛頓的關稅和其它貿易限制措施越來越多地阻礙了中國產品進入美國。與此同時,與華盛頓的議程無關,美國買家在經歷了新冠病毒(COVID-19,即中共病毒)全球疫情的創傷,及其後與中共政權鬥智鬥勇的艱難經歷後,已經下定決心擺脫從中共購買的單一渠道,開始進行全球多元化採購。
現在,隨著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總統領導的政府徵收最新一輪關稅,這些中國出口商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美國市場。因此,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替代買家,但卻發現,要找到其它經濟體來完美替代美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花費也是十分巨大的。
過去十多年來,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之間的距離迅速拉大。這種情況甚至在川普總統入主白宮的第一個任期之前就已開始。到2014年和2015年,越來越多的美國商界人士就已經抱怨,中共政府一方面補貼中國國內生產商,另一方面對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生產商提出苛刻的要求。
在第一個任期內,川普總統對這些抱怨做出了回應,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對部分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他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向中共政權施壓,迫使其摒棄美國商人所抱怨的不公平的做法。隨後,大流行病肆虐全球並造成嚴重的後果,加上中共政權實施嚴苛的新冠病毒清零政策,打斷了國際貿易往來,令美國和歐洲的買家認識到,必須將採購區域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地方。
儘管喬‧拜登在2020年競選總統期間批評了2018—2019年的川普關稅政策,但他上任後仍保持了徵收關稅的做法,而且理由與川普徵收關稅的理由相同。隨著緊張局勢的加劇,拜登實施了更多的貿易限制措施,為在美國生產半導體的公司提供補貼,並禁止向中國出售先進的半導體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
拜登離任之際,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EV)、零部件和電池徵收100%的關稅。川普重返白宮後,又對中國商品增加了更多關稅壁壘,將幾乎對所有中國商品的總徵稅率提高到145%,對部分商品的徵稅率甚至高達245%。
由於歐洲也對中共貿易表現出敵意,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和零部件徵收關稅,中國生產商已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和中東,試圖尋找替代買家。到目前為止,情況並不如這些生產商所願。
中國出口商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所有潛在買家,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知道中國生產者依賴商品外銷的程度有多麼嚴重。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在本月於中國廣州市舉行的廣交會上,一位埃及買家說:「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製造商需要填補美國市場留下的訂單缺口,這給了我們極大的討價還價空間。」無論是商品價格還是合同條款,都對買家十分有利。
一般而言,只需完成第一份訂單並滿足已與賣方合作6個月的條件,美國買家就需要支付貨款;而現在,亞洲和中東的買方通常會收到90天的貨到付款期限,有時甚至在貨物到達後120天內都不需要付款。與美國相比,東南亞和中東地區相對缺乏合同執行力,這使中國賣家的處境更加艱難。由於幾乎沒有辦法向新買家施壓,中國賣家遭遇了嚴重的付款延遲問題,有時甚至直接走單。
幾乎可以說,第三世界已經與川普政府結盟,共同對抗中共政權。東南亞和中東的行為似乎在無意中向中國商人施壓,迫使中共政府向白宮妥協,才能被允許重返美國市場。當然,中共政府不能這麼做。首先,這會釋放出軟弱的信號,這是中共黨魁習近平出於國內控制和全球外交原因所不能容忍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兩國協調降低關稅,中共政權對中國經濟的控制就會被嚴重削弱,這是習近平和中共都無法接受的。因此,關稅這件事似乎將沿著最近的事態軌跡繼續下去,而這一切將令中國為數眾多的生產商產生極為不安的情緒。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2014)。
原文:Trump Finds Inadvertent Allies in His Trade War With China刊登於英文《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