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訊】(記者李冰綜合報導)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晨鳴紙業近日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陷入困境,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中國所有造紙企業業績也普遍承壓,行業整體恐步入寒冬期。
晨鳴紙業財報「暴雷」 造紙龍頭深陷泥潭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鳴紙業」)近日相繼發布了其2024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晨鳴紙業實現營業收入僅為7.9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大幅下降88.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高達14.5億元,同比驟降2594.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虧損額從去年同期的2.26億元進一步擴大至14.6億元。
與此同時,晨鳴紙業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同樣令人擔憂。報告顯示,受限於限產、停機檢修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該公司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74.11億元,較上年度出現顯著下滑。
對於業績的大幅下滑,晨鳴紙業在報告中解釋稱,近年來造紙行業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導致短期內市場供需矛盾異常突出,尤其是其主要產品之一的白卡紙價格受供需失衡的影響大幅下跌,嚴重侵蝕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最終導致利潤轉為虧損。
財務壓力與債務危機凸顯
為了減少虧損,晨鳴紙業自2024年11月以來對部分生產基地實施限產、停產,並進行機器設備的檢修維護。然而,由於停機檢修持續超過三個月,公司未能大規模恢復生產,其A股和B股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其它風險警示。
雪上加霜的是,晨鳴紙業還面臨著部分債務逾期和銀行帳戶被凍結的財務困境,這進一步凸顯了其當前面臨的巨大財務壓力。
作為中國造紙行業的頭部企業,晨鳴紙業是中國唯一一家基本實現漿、紙產能完全匹配的造紙企業,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同時在A股、B股、H股三個市場上市的造紙公司,其產品線涵蓋文化紙、白卡紙、銅版紙、複印紙、生活紙以及熱敏紙等多個品類。回顧其發展歷程,晨鳴紙業在成為行業領軍者後,曾多次嘗試多元化發展,涉足財務、融資租賃、房地產和化工等多個領域。
然而,這些外延擴張也給公司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截至2018年底,晨鳴紙業的有息負債餘額一度高達602億元。2019年,公司開始調整戰略,宣布回歸造紙主業,並計劃剝離非核心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來,晨鳴紙業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便開始連續下滑,並在2023年首次出現上市以來的巨額虧損,虧損額高達12.81億元。加上2024年的虧損,該公司在過去兩年累計虧損已達86.92億元。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 造紙行業全線承壓
實際上,不僅晨鳴紙業面臨困境,整個中國造紙行業也陷入低迷。
記者盤點了多家中國紙業公司近期陸續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結果顯示,整個行業的業績普遍呈現增長乏力的態勢。
作為中國造紙行業唯一的中央企業,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岳陽林紙、冠豪高新、美利雲三家上市公司。其中,美利雲在2024年也未能倖免,歸母淨利潤虧損5.48億元。
其它上市紙業公司的業績同樣不容樂觀。中順潔柔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7,718.1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76.80%;景興紙業淨利潤為7,126萬元,同比下降22.2%;恆豐紙業淨利潤為1.16億元,同比下降14.94%;宜賓紙業淨利潤虧損1.28億元。
此外,山鷹國際更是虧損4.51億元,同比驟降388.46%;博匯紙業淨利潤為1.75億元,同比下降3.3%;青山紙業淨利潤為8,475.16萬元,同比下降30.48%;恆安國際淨利潤為22.99億元,同比下降17.93%;華泰股份淨利潤僅為3,616.19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4.81%。
上述數據顯示中國造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波動、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環保政策壓力等多重因素疊加,使得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普遍承壓。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