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訊】(記者方曉報導)美中關稅戰對中國外貿製造業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廣東東莞一家有18年歷史的老牌出口製造企業近日發出通知,表示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生產訂單暫停,工廠自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多方報導顯示,美中貿易目前已處於事實停擺階段。
近日,跨境電商行業媒體「賣家之家」和專注於塑化產業的綜合資訊服務平台「專塑視界」報導,有18年歷史的東莞市德鴻電器製品有限公司日前向員工發出通知,指近期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公司不得不面對一些突發情況。
德鴻電器在通知中表示,近期由於美國加征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公司不得不面對一些突發情況。受此影響,公司接獲客戶通知,現在生產訂單暫停,待客戶重新調整價格之後,再和他們的客戶重新議價。德鴻電器短期內的業務運營面臨較大壓力。
該通知表示,德鴻電器管理層決定,自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後續安排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通知。員工放假期間將按勞動法發放基本工資,如果員工選擇離職,公司會立刻結算工資。
東莞市德鴻電器製品有限公司於2007年3月30日成立,是集家用電器研發、製造和銷售於一身的製造企業,產品百分百銷往歐美國家。
報導表示,在美中雙方高額關稅重壓之下,中美貿易目前已經處於事實停擺階段,後續如果關稅戰交惡持續、雙方不能快速回到談判桌,類似空運、海運航線停航、工廠停工的情況將陸續增多。
近期,隨著中共報復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升級,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大陸「五一」勞動節假期臨近,數以百萬計的外貿工廠受到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美國訂單近乎歸零。浙江、江蘇以及廣東等東南沿海多地的外貿企業正迎來一輪前所未有的「集體放假潮」。
據抖音平台上傳播的多個視頻顯示,自「五一」節起,浙江省超過50%的外貿企業將停工放長假。這一現象已從浙江擴散至江蘇蘇州、廣東東莞等出口重鎮,成為當前中國外貿寒冬的縮影。
中國主要出口省份浙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大量貨物積壓、海外訂單驟減,迫使許多企業選擇在「五一」節後停工放假或壓縮工時。這一現象也蔓延至江蘇蘇州、廣東東莞等地。
浙江義烏,作為該省最大的外銷基地,受美中稅戰的衝擊尤其嚴重。義烏的工廠前老闆范先生對表示,「現在外銷美國的訂單全沒有了。本來經濟環境就不好,還要不斷報復美國。義烏各行各業都受波及。對中國經濟感到悲觀、惶恐的人很多。」
在浙江嘉興一座占地兩萬平方米的貨倉內,外銷滯銷商品堆積如山。一位拍攝者在視頻中感嘆道,在美國能賣幾十美元的商品,如今幾塊錢都沒人要:「關稅大戰,外貿尾貨有多慘,這邊隨便一件衣服(在美國)能賣到一百塊錢,你看現在成噸的賣,平均一件賣幾毛錢,這都沒人來收。這裡是嘉興兩萬平方米的外貿倉庫,受關稅影響,出口的東西成尾貨,出口的洞洞鞋賣幾毛錢(一雙),張小泉的刀具成噸賣,一個平均幾毛錢……沒法活啦。」
曾經在浙江、江蘇和廣東外貿工廠從事管理的陳翔近日告訴自由亞洲電台,浙江是中國的外貿大省,2024年出口額占該省GDP的七成。他說:「我曾經在製造業做了十多年,所以我對中國的人口和製造業之間的正比例關係非常清楚,所以這樣的經濟形勢可以說是幾十年所未有的。」
責任編輯:孫芸
推薦閱讀:
廣東公司停接美訂單 江蘇電商:中共四面楚歌
【一線採訪】訂單斷崖式下滑 老闆們焦頭爛額
分析:中國人為何消費不了自己產品的三大主因
【翻牆必看】經濟大蕭條下 中國無人倖免
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停產 專家:中國鋰電業進入淘汰賽
中共「武器化」關鍵礦物出口 陷三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