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訊】(英文專欄作家Shane Festa & Brent Sadler撰文/信宇編譯)2025年初,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後的幾天裡,數十架中共軍隊戰機飛越台灣領空。這種行為是中共政權膽大妄為、趾高氣揚、肆無忌憚的一個縮影。
在上一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任職期間,中共軍方一直在試探台灣的戰備狀態和華盛頓的領導力。台灣國防部的數據顯示,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中共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激增了30%以上,這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刺探,以觀察川普(特朗普)2.0政府將如何應對台海兩岸的對立局勢。
中共軍機繞台飛行活動示意圖(2024年10月—2025年3月)。(The Daily Signal)
2024年下半年以來,中共軍隊更是加大了對台灣的攻勢,一有機會就大秀肌肉。10月15日,中共舉行了所謂的「聯合利劍2024B演習」,111架飛機穿越台灣海峽中線,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12月,恰逢台灣領導人賴清德訪美歸來,中共海軍活動再次激增。從12月9日到11日,超過90艘中共軍艦和數十架中共軍機在台島周圍頻繁活動。
最近幾週,中共軍隊再次發出挑釁信號。通常情況下,中共的軍事活動起伏不定,其目的是傳遞特定的戰略信息,或對其認為的挑釁行為做出反應,例如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海軍「拉爾夫‧約翰遜」(USS Ralph Johnson)號驅逐艦和「鮑迪奇」(USNS Bowditch)號勘測艦穿越台灣海峽。
這次行動引發了2月初中共軍隊異常激烈的反應,一天之內就在台灣北部、西南部和東部防空識別區出現了30架中共飛機。相比之下,2024年10月21日美國海軍艦艇「希金斯」(USS Higgins)號最後一次穿越台灣海峽時,中共軍方僅出動了14架飛機作為回應。
與拜登政府時期的情況不同,北京認識到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對台海形勢的關注阻礙了中共按照自己選擇的時間表吞併台灣的能力。
此外,在中國黃曆新年慶祝活動結束後不久,中共軍方於2月27日進行了突擊實彈演習,在一年當中的這個時候進行此類演習是前所未有的,因為這個時候的作戰水平通常較低,而且天氣也不太理想。演習範圍從台灣海岸外40海里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the Tasman Sea),引起了堪培拉和惠靈頓的恐慌。
到3月中旬,中共飛機穿越中線的10天平均次數出現大幅上升,從3月17日的6次上升到3月21日的11.8次,幾乎翻了一番,這主要歸因於3月18日一天的活動激增。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解釋了這次行動,藉口就是美國國務院最近修改了一份概況介紹,刪除了反對台灣獨立的措辭。他說:「這是美國頑固堅持以台制華錯誤政策的又一例證。」2月和3月的突擊演習產生了令外界意想不到的共軍繞台活動高峰,這些行動表明即使在川普執政期間,中共仍熱衷於測試各方底線。
中共軍機繞台飛行活動對比示意圖(2024與2025年,1月20日-3月21日)。(The Daily Signal)
為了更好地確定中共不斷變化的軍事戰略和意圖,美國必須充分利用其前瞻性的情報、監視和偵察方法。今年2月,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警告說,中國在台灣附近加強活動實際上是在為武力統一進行預演。這個活動旨在通過持續的地區高軍事存在,以及使用灰色地帶戰術為其武裝衝突準備掩人耳目,使台灣及其夥伴對此變得麻木,無法做出有效反應。
「超配項目」(Project Overmatch)是美國海軍制定的「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the 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計劃的一部分,目前正在加快預期的開發時間表,用人工智能和先進的無人機技術武裝美國海軍。因此,隨著太平洋地區春季演習的到來,這方面的投資回報可能會很快得到展示。有鑒於此,效仿第59特遣艦隊在阿拉伯灣的成功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作戰有用的海量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的實戰化。
在那裡,無人駕駛車輛和與之相連的信息網絡成為機器和人工駕駛艦艇之間的連接途徑,實現了更廣泛、更持久的傳感器覆蓋,這是以前從未見過的,而且很快就能成為致命武器,正如11月美國海軍實施的「數字利爪」(Digital Talon)演習所展示的那樣。演習展示了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在測試空中自主發射和回收方面的實力,同時也確定了被稱為「先鋒」(the pioneers)的行動小組未來要克服的挑戰。
在太平洋地區,這種方法可以使美國在對抗中共的戰術和遏制侵略方面獲得關鍵優勢。大批私營機構也在配合這個基於活動的情報工作。為美國政府提供全球海運數據服務的美國私營情報承包商「順風」(Windward)等公司的預測模型和傳感器套件,通過利用自動信息系統追蹤異常行為,能夠打擊那些試圖在海上隱藏身分的不良行為者。
來自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跨國航空航天及軍事科技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的「曼塔瑞」(Manta Ray)等平台的數據流可以創建一個傳感器密集型生態系統,能夠近乎實時地識別、跟蹤和預測目標活動,如參與規避制裁的暗船(關閉自動識別系統的船隻)、中國海上民兵活動、海上非法毒品販運和祕密行動等。
中共現在正試圖遏制美國和川普總統對其恐嚇台灣的正當反應。全國立法者必須立即行動起來,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配備足夠資源,使其擁有適當的技術,以應對中共軍隊日益加劇的多種挑釁。
如果應對得當,也許下一次中共或俄羅斯試圖掐斷亞洲的海底電纜或騷擾該地區的合作夥伴時,美國就能通過尖端監控探測到異常或非法活動,從而更好地部署部隊,在此類行動演變成海上對抗之前先發制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海軍部隊必須具備強大的海域意識,以長期保持比對手領先一步。
本文經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發行的出版物《每日信號》(The Daily Signal)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謝恩‧費斯塔(Shane Festa)是美國傳統基金會青年領袖項目的成員。
布倫特‧薩德勒(Brent D. Sadler)是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海戰和先進技術高級研究員。
原文: Peace Through Technological Strength: How Trump’s America Tames the Chinese Dragon刊登於英文《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Chinese-made Shenyang J-16 fighter jet lands after flying during the 15th Chin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and Aerospace Exhibition in Zhuhai, i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on November 12, 2024. The 15th Chin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and Aerospace Exhibition, held in the southern city of Zhuhai, will showcase military fighters, passenger jets, drones and weapons systems, so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public. (Photo by HECTOR RETAMAL / AFP) (Photo by 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2日,中共的殲-16戰鬥機在珠海航空展上表演後降落。(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