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8日至12月2日赴上海考察,为上海未来经济画大饼。但中国知名财经分析师「老蛮」11月底发表「上海经济有多惨」一文,列举今年以来上海多项惨淡经济数据,直言上海经济如同一潭死水,凸显习近平对上海甚至整个中国经济「完全状况外」。
文章指出,今年截至9月底,全中国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保险、证券、信托等)的存款规模为24.23兆人民币(下同,新台币107.3兆),仅比2022年底的24.04兆成长0.8%,这种微弱的增幅显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正在剧烈萎缩,原因只有1个,那就是被地方债的化债工程抽干净了,上证综合指数因此一直在3000点的位置苦苦挣扎。今年地方债的还款压力已经抽干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明年恐怕更加惨烈。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手里的现金储备,一定会大幅萎缩,所以金融市场不会有任何做多的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首当其冲。今年截至9月底,上海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增幅只有0.1%,连全国0.8%的微弱增幅都比不上,考虑到11月和12月地方债的还债压力,预计上海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增幅,一定会变成负值,这意味着上海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被抽干了。
根据上海市税务局的数据,今年前3季,上海创造的全部税收收入为1兆4972亿,仅年增2.84%,而全国增幅高达11.9%。由于资金正在疯狂透过香港出逃,广东前3季税收增幅达3.9%,上海的税收增幅显著落后于广东,上海经济在今年以来的衰弱程度可见一斑。
房地产服务供货商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发布今年第3季上海办公大楼市场报告显示,上海办公大楼空置率预计全年将会上升到21.6%。上海有超过2成的办公大楼空置,看起来就像是1个三线城市,代表外资金融机构正在集体缩减,甚至直接关停中国区的业务。
近2年来关闭上海办事处的境外金融机构有:荷兰银行、花旗私人银行业务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摩根士丹利、加拿大基金、贝莱德、穆迪、先锋领航等。面对这种现象,上海市政府没有任何办法因应,甚全都不敢尝试进行任何挽留。金融如此衰败,办公大楼空置率猛烈上升,上海经济当然是一潭死水。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3季上海批发及零售行业利润年跌10%,但为了补足税收缺口,上海的商家依然艰难地多交了9.1%的税。这种釜底抽薪的情况,对上海的商家们来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今年以来,熬过前3年的商家就集体熬不下去了。1月底,南京路的上海置地广场关门大吉;8月底,徐汇区的太平洋百货也彻底关门。
根据房地产服务供货商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发布的数据,第3季上海购物中心的空置率为12.1%,远远高于2019年底5.4%的空置率。
文章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融领域的所有资源都要优先放在给地方债务续命之上,这必然意味着金融行业丧失流动性并整体走向死亡。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会义无反顾地离开中国。对于上海经济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对于中国中西部那些高度依赖上海财政转移支付的省份而言,将是对他们当头一棒,并加大他们借款难度,形成惨烈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