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訊】號稱亞洲最長的登山電扶梯——江西上饒靈山景區的遊客輸送系統花費約1.3億元(人民幣,下同),建造資金是借債而來。在引發爭議後,靈山超長扶梯僅實測一週便宣布暫停通行。
8月31日,江西上饒靈山景區給一整座山裝上電動扶梯的消息登上熱搜。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幾年前,靈山景區的登山扶梯項目就被列入上饒市廣信區政府工作報告,具體方案曾變更過,最終確定的登山扶梯方案比較「激進」,路線總長684米,總垂直高度增加到267.5米,由五組自動扶梯、3段步道組成,總投資達1.27億元。項目建設的一個目的是實現遊客「無痛爬山」。
公開資料顯示,靈山主脈海拔1000米至1400米,最高峰天梯峰高達1496米,地形險峻,以奇石景觀聞名,遊客徒步爬山登頂一般需要3到4個小時。
電扶梯位於靈山風景區東南角,名為雲頂天梯,於7月25日啟動試運營。這條穿梭於奇石峭壁間的電扶梯直通東台峰頂,總共有十級,能將遊客運抵相當於88層樓高的山頂,單程耗時逾20分鐘。
今年7月,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分享乘坐電梯登江西靈山的視頻,引發熱議。
在名山大川建設直梯和扶梯,是這些年大陸景區建設的一個流行做法。近年來,不少山嶽型景區都安裝了電動扶梯,如浙江神仙居、杭州淳安天嶼山、南京牛首山等,都已開放電動扶梯供遊客「無痛爬山」。
登山扶梯雖然為便捷登山提供了新選擇,但也帶來「可能破壞自然景觀原貌、擠占公共財政」等質疑聲浪。
陸媒報導,這是多地山嶽景區旅遊設計嚴重同質化的表現。景區電梯的普及,某種程度上是電梯公司在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後,推銷過剩產能的結果。
也有質疑者表示,從實際運營來看,這類工程花費巨額資金,建成後還要面臨高昂運維成本和漫長的回報周期,長遠效益存疑。一些地方的先例是,為了保證登山電梯的客源,許多安裝了類似電梯的景區會關閉步道,強迫遊客買票,導致遊客被迫為景區的電梯項目埋單。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饒靈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公開的招標書顯示,電扶梯工程所費資金,全部來自於政府借債。
上饒靈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係上饒市廣信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全資控股公司。
上饒市廣信區陸續發布的2023年、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都列入了「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景區遊客快速輸送系統」在內,該項目總投資達9.85億元。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投資1.18億元,2024年計劃投資3億元。
該項目招標公告及合同中的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以及專項債券資金」,但截至2023年底,實際到位自籌資金為0元,資金實際支付均使用專項債券資金。
對此,大陸網民表示:「不是花自己錢的時候,就特別慷慨。」「先把地方債務還了吧。」「看看室外扶手電梯天橋,沒多少年電梯就成擺設了。」「不建怎麼撈錢呢?」「給長城貼瓷磚,也不遠了。」
建造登山電扶梯引發爭議後,上饒靈山景區8月13日發公告稱,靈山景區電梯設備實測結束,因設備維護和配套設施完善問題,即日起暫停通行,具體開放時間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責任編輯: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