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当局日前抛出22城试行房屋养老金,引发舆论反弹,遭指是变相收房产税。之后官方「辟谣」称不花老百姓的钱,并解释房屋养老金的构成和资金来源,不过提及部分来自地方财政和土地出让金,再引质疑。经济专家指中共的操作是一个惯用的「温水煮青蛙」的套路,如同最初宣传「养老靠政府」一样,最后是老百姓来埋单。
官方推房屋养老金试点引反弹 反复解释难平民愤
中共住房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8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等22个城市试行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又提到业主在购买房产时,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有关说法引发网络炸锅,民众认为当局变相征收房产税。
住建部官媒《建筑杂志社》8月26日发社评称,房屋养老金制度「被严重误读」,称政府拟建的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出钱。但网民质疑钱从何来。
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26日晚通过官媒再解释称,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就是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公共账户「从试点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并重申「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8月27日,在相关新闻下边,不少大陆网民留言继续表示质疑:「不用掏钱,走着瞧吧,就像当年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现在怎么样了。」「献血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只需要记住一点,但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是绝对轮不到普通人的。」「现在这经济条件,傻子都会惦记老百姓兜里的那点碎银子,编,继续编。」「全民反对,踢到铁板上了!以后想好了再放。」
专家: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终过渡到全民买单
就中共官方的前述房屋养老金试点,美国经济学者黄戴维对大纪元解读说,房屋养老金有点像维修基金,大陆过去的维修基金是由开发商按一定比例缴交的,但因为建筑质量很差,大部分都是偷工减料;当时缴交的钱也没有一个合适投资渠道,加上当时物价指数和现在物价指数的差异,这部分钱用在中国日益老化的建筑上是微不足道的。
他认为官方现在推广的房屋养老金,分开公共账户和个人帐户,操作模式有点像现在的社保金,未来卖地的时候,会有一个专项的费用。
「这个费用,说是不用老百姓缴交,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产)所有的税费、所有的开支最终还是压在消费者头上。」
就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需要动用土地出让金,大陆自媒体「胡思侃」8月26日发表作者熊志的文章表示,土地出让金,也就是俗称的卖地收入,近几年本就是在逐渐减少,受此影响,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严重缩水,未来哪来这么多余钱来支持房屋养老金的建设呢?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共财政部8月26日公布,7月财政收入年减1.9%;土地出让收入年减达40.3%,是连续第2个月创2022年7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黄戴维则从另一角度分析说,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不足,要看它怎么用钱,少建一些马路、少去铺张浪费、少去吃喝三公消费、少去养这么多党委和各种部门,其实已经绰绰有余。甚至中共还是有能力去支持非洲国家的全民健保、支持俄罗斯以及亚非国家这些建设。
「你说它没钱,它是有钱,它只是钱没花在老百姓身上,他们花钱太多,不愿意把钱花在民生上面而已。」
陆媒搜狐网8月27日的文章中,对房地产的存量市场表示担忧。文章说,现在真正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房屋质量等多重问题,现有的房屋维修基金未来可能不足以支撑大批量房屋的可持续体检、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正因此,穿透房屋养老争议背后,至为关键的底层争议还是针对房屋养老基金的账本到底如何平衡。
有网民说:「不让个人掏钱,哪来的个人账户?骗吧!我就不明白,欧洲的(房屋)放几百年、上千年了还很好能住人;我们山西的那么多大户人家的什么大院,几百年了也很好;为何我们的住房仅仅二三十年就老化了、需要大修。是我们的建筑技术太差呢,还是人心坏了?」
黄戴维表示,这个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未来肯定会不足。当局先把目前的用完之后,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肯定也要老百姓去交。
「套路跟原来说『政府来养老』『不用生这么多孩子养老』一样,最终一步一步过渡到『养老不能靠政府』。以后维修房子也不能靠政府,结果还是由老百姓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