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
2025年3月初,香港首富李嘉誠扔出一枚重磅炸彈:長江和記實業將全球43個港口業務賣給美國財團,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要地。
這消息如驚雷炸響,讓中共高層坐立不安——他們本想用這些港口跟美國談條件,如今計劃泡湯。習近平震怒,下令嚴查,《大公報》連發三篇檄文,痛斥李嘉誠「賣國」「背叛民族」。
可曾幾何時,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他還是「愛國商人」的金字招牌,被高層捧在手心。
這位商界傳奇與中共40年的恩怨糾葛,究竟如何從蜜月走向決裂?今天,我們揭開歷史真相,看他到底是愛國英雄,還是賣國商人?
在鄧小平時代「雪中送炭」
李嘉誠出生於1928年的廣東潮安。日本侵華期間,他隨父母到了香港。經過辛苦的拚搏,他的事業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後來連續多年是香港首富。
上個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00年代,李嘉誠財富的迅速增長與他和中共打交道密不可分。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進入內地市場,尤其是在鄧小平時代,他得到了高度認可。
李嘉誠基金會在1981年拿出港幣一億元創立汕頭大學,此後,對該大學的投資已過120億港元。
1986年,鄧小平曾單獨接見李嘉誠,稱讚他捐資興建汕頭大學的貢獻。鄧小平對他說:「你對國家的幫助是扎實的,感謝你的貢獻!」
1989年爆發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中共動用軍隊和坦克對付要求打擊腐敗的學生和市民,西方國家集體抵制中共,外資大舉撤離。1990年,鄧小平再度單獨接見李嘉誠,旨在打破封鎖。
隨後,李嘉誠大舉進軍大陸市場,對中共無異於「雪中送炭」,成為了香港在中國大陸的最大投資者,是當時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象徵。
為江澤民建「政績工程」
在江澤民執政期間,李嘉誠與中共的關係達到頂峰。
江澤民將北京東城區長安街黃金地段交給李嘉誠開發。他在那裡投資了大型綜合物業項目北京東方廣場。這個項目占地十萬平方米,西起王府井大街,東至東單北大街。
當時的中共需要外資推動經濟,把東方廣場作為展示中共開放形象的重點項目。
1996年,項目奠基時,江澤民的親信、時任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親自出席儀式。
這個項目的建設需要大範圍拆遷,包括拆除部分傳統胡同和多家政府部門。這個地方靠近故宮,是北京的中心地帶,當時光是部級單位就20多個,市級區級單位有100多家。
但是,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把所有的政府單位、民宅和商家拆遷,推動項目的政治能量可見一斑。據傳江澤民動用國務院進行協調,使拆遷和土地審批的快速完成,為李嘉誠掃清障礙。
2000年,東方廣場落成後,李嘉誠全家在北京受到江澤民接見。據《南華早報》報導,李握著江的手說「我們是老朋友了」,顯示出兩人私交的親密。江澤民訪港時也常入住李嘉誠旗下的酒店,進一步體現雙方親密關係。
東方廣場建成後估值迅速攀升,成為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地標之一。李嘉誠通過這個項目不僅賺取了豐厚利潤,還提升了其在內地政商界的地位。而李嘉誠的投資則為江澤民提供了「政績工程」。
「胡李會」引轟動
胡錦濤時代雖然與香港富豪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單獨接見香港富商,但胡仍重視李嘉誠的影響力。
2010年9月,深圳慶祝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在慶典開始前,胡錦濤以高規格單獨會見李嘉誠,並且對他說:「不管時間長短,我總是要見一見李先生,跟李先生聊一聊。」
由於胡錦濤當時從未單獨公開接見任何香港商界人物,所以「胡李會」在香港引起轟動。
初識習近平
早在習近平上台之前20年,李嘉誠跟他就有過接觸。
1992年,習近平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李嘉誠的長實集團與福州市政府簽約開發「三坊七巷」項目,投資額達30億元。
第二年,李嘉誠親自到福州參加該項目的奠基儀式,晚宴上罕有地開懷暢飲,還逐台敬酒,與官員打成一片。據當年在場人士回憶,李嘉誠喝得面紅耳熱,頭髮也亂了。習近平顯然十分重視香港富豪投資,陪同李嘉誠四處視察。
有知情人士透露,隨同李嘉誠的人當時曾向媒體稱,李嘉誠看好習近平非池中物,故願意擲下巨額投資。
習近平調離福州以後,2005年福州市政府收回「三坊七巷」土地使用權,該計劃最終「告吹」。
2008年,習近平訪港時,下塌長實旗下的紅磡海逸酒店,由李嘉誠長子李澤巨親自迎接。
再識習近平
李嘉誠與中共的關係出現轉折是在2012年香港特首選舉期間。
據《外參》雜誌披露,李嘉誠支持的是唐英年,這是因為李嘉誠與唐英年的父親交好,因此大力支持他。但是最後勝出的卻是中共支持的梁振英。
投票之前,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召見選舉委員會中香港的富豪們,要求他們投票給梁振英,李嘉誠沒去,派自己的兒子應付了一下而已。投票當天,李嘉誠毫不掩飾地對媒體說:「我投的是唐,不要寫錯。」
可以說這次「站錯隊」是李嘉誠和中共關係的一個轉折。
到了2013年習近平全面接班後,並沒有按慣例接見香港家族財團大佬。一直到2014年9月,習近平才會見了以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其中包括李嘉誠。
獨立評論人士蔡慎坤披露,之後李嘉誠想要單獨拜見習近平,報告已交給中共中央辦公廳,但一直沒有回覆。李在北京等了足足兩週,最後不得不打道回府。
蔡慎坤說:「李嘉誠回到香港,立即召集核心成員做出撤離中國的重大決定,而且要求低調行事不露聲色。」
李嘉誠為什麼這樣做呢?也許是他通過這件事看透了,中共這位新任黨魁已經看不上他這樣的香港商界大佬,這不僅意味著香港商界的前途危險,甚至整個香港都面臨危險。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被批「過橋抽板」
2015年9月,新華社「瞭望智庫」微信公共號轉發一篇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指責他「在經濟敏感時刻拋售資產」,是「過橋抽板」。
此時外界才知道李嘉誠大規模撤資的消息,而到那時候,李嘉誠旗下在中國大陸的項目和土地大部分都已經易手,甚至許多在香港的項目都出售了,轉而向歐美投資。
對於中共官媒的批評,李嘉誠罕見地公開回應。他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文章的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對於有關質疑李嘉誠是否「愛國」的聲音,聲明表示,李嘉誠「至今捐出逾170億港元,當中87%用於大中華地區,還傾注大量時間、心血,對有利於中華民族的事業,過去、現在、未來,宗旨不渝。」
此後,李嘉誠在大陸的地位一落千丈。201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共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人士,並公布一份100人名單,其中包括的港澳人士有霍英東、曾憲梓、馬萬祺等富商。但曾在大陸大量投資、光是建造汕頭大學就出資百億的李嘉誠,卻榜上無名。
公開矛盾爆發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李嘉誠並未明確表態支持中共,使他與中共當局的關係越走越遠。
2019年8、9月間,李嘉誠曾兩次發聲,呼籲當權者和抗爭者採取克制態度,並提出年輕人應「顧全大局」,呼籲執政者「能夠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
他還在當地報紙刊登廣告,呼籲停止暴力,廣告中包括「愛中國、愛香港、愛自己、愛自由、愛包容、愛法治」等字眼。
但李嘉誠兩面平衡的言論遭來中共和港府的大舉反撲,批評他「縱容犯罪」。《大公報》等媒體甚至攻擊他「見利忘義」「出賣國家利益」。
時評家林保華表示,李嘉誠要求對香港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這句話得罪了中共。他說,在共產黨眼裡,黨才是中共國家主人,豈容他人置喙?而且中共已經把香港抗議者視為「暴徒」,讓他們做未來主人,豈不是要推翻共產黨統治?
林保華表示,李嘉誠深知他這些話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但還是說了別人不敢說的話,這是當時91歲高齡的他「對香港最後的回饋」。
幾個月後,李嘉誠罕見地談及此前幾年裡遭到來自中共官媒和香港親共媒體的批評。他說:「對那些莫須有的指責,我已經習慣了。」
李嘉誠在一份給路透的書面回應中表示:「在社交媒體的世界,有些人別有用心散播惡毒猜疑和假消息,破壞互信。此時此刻要不招風雨,確實不易。」
結語
李嘉誠作為一名商人,深知穩定的政治環境對於經商的重要性。他早年跟中共合作,也是為了規避風險。
到了習近平時代,他敏感地發現了政治氣候的變化,減少對中共的依賴,轉向全球化布局。
中共在香港實施鐵拳控制的時候,他敢於說一些實話。
他到底愛國還是賣國,歷史自有公論。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channel/1f702725eeg3uz4eAgKxHgadC1kh0c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連書華#
推薦閱讀:
專家:李嘉誠賣不賣巴拿馬港口 中共都是輸
王友群:中共打壓李嘉誠的三大後果
【網海拾貝】李嘉誠的港口賣不成了?
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前因後果 一文看懂
李嘉誠是否賣巴拿馬港口 分析:美手中籌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