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廿届三中全会昨(15)日起连续四天在北京召开,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在大陆经济复苏疲弱、引进外资成果有限之际,各界关注中共中央将端出什么经济和改革措施。
有专家预估,三中全会着重供给多于需求,但目前提振内需同样重要,直言大陆民众过度储蓄反映了对未来的恐惧,因为社会保障不足。
综合陆媒报导,中共廿届三中全会昨天上午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就「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做了说明。会议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预计在18日闭幕当天发布会议公报。
就中共三中全会,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亚洲区前主席罗奇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访问指出,这次会议重点似乎更集中在供给,而不是需求,尤其是习近平不断强调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求在会议中预计会被忽略。
提到大陆内需和消费问题,罗奇认为主要障碍是缺乏强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尤其是医疗及退休方面;民众出现预防性储蓄,因为社会保障不足。而解决社会保障不足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户口改革,目前有近3亿农民工在工作的城市缺乏社会福利,导致这些劳动人口因恐惧而过度储蓄。他希望会议聚焦于两个目的,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民间消费。
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将刊发习近平署名文章,节录他就任以来有关改革论述,包括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又称自信才能自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