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抬头的趋势下,「鸡肉健康」、「白肉比红肉好」这类关键词时常出现在网络搜寻中。不少民众为了远离红肉带来的大肠癌疑虑,纷纷将蛋白质来源转向鸡肉等白肉。然而急诊医学科医师张适恒却分享了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指出:若每周摄取禽肉超过300克,肠胃道癌症死亡风险可能明显上升,尤其男性比女性更高风险。
摄取过量禽肉,肠胃道癌症风险增加?
张适恒医师在其YouTube频道中解析这项由意大利「国家胃肠病学研究所」发表的报告。研究指出,虽然不少人为了健康转而避开牛猪等红肉,改吃鸡肉、鸭肉等禽类白肉,但过量摄取禽肉,与肠胃道癌症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也让「白肉一定比红肉健康」的观念出现了新变量。
烹调方式更关键!油炸烧烤恐释出致癌物
这项研究的另一大重点在于:食物的「烹调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甚至可能高于食材本身!高温油炸、烧烤等料理手法,容易产生多种致癌物质,加上饲养禽类时若使用过量抗生素或饲料添加物,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风险。
不过张医师也提醒,这类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虽然呈现了高度相关性,但并不代表直接的因果关系,不能简化成「吃鸡肉会致癌」的结论。
什么是禽肉?不是只有鸡肉而已!
许多人将「禽肉」简化等同于鸡肉,但其实所有两只脚、带翅膀的鸟类,如鸡、鸭、鹅、火鸡等,都属于禽肉范畴。这些禽类因肌红素含量不同,才会有白肉与红肉之分,而肌红素转化过程与细胞癌变有所关联,进一步引起科学界关注。
医师建议:均衡摄取,避免高温烹调
张适恒医师呼吁,无论红肉或白肉,最重要的原则还是「均衡饮食」与「正确烹调」。建议民众可交替摄取红肉、白肉与鱼类,并以蒸、煮、炖等方式烹调,尽量避免高温油炸与烧烤。这样不仅能降低致癌风险,也能让餐桌上的营养更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