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訊】(記者李淨綜合報導)緬甸3月28日發生了今年以來全球最大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對此評估,僅是緬甸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萬人。次日中國雲南省曲靖市發生4.4級地震,有專家分析雲南地震系緬甸地震觸發。台灣大學地質系副教授王昱曾在10年前就有預測緬甸將發生強震,而印度預言家阿南德也曾在本月初發出地震警告。
緬甸西北部的實皆省3月28日12時50分發生大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定其震級為7.7級。大約12分鐘後,緬甸又發生6.4級餘震。
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新聞信息組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3月29日晚,緬甸28日的強烈地震已在全國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有139人失蹤。外界預計傷亡人數可能更高。
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則評估,僅是緬甸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萬人。
有專家稱,此次緬甸地震的地表破裂規模可能為陸地走滑地震之最,地震釋放的能量量級「相當於約一千顆原子彈」。
緬甸28日強震對當地造成重大損害,甚至波及到泰國、印度、老撾、孟加拉國和中國。據中國媒體報導,雲南省多地亦震感強烈,僅瑞麗市就有458戶1705人受災。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29日18時50分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雲南省地震局專家稱,雲南會澤縣4.4級地震系緬甸地震觸發的魯甸老震區小震起伏活動。此外,上海市地震局專家稱,緬甸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規模最大、活動性最強的實皆斷裂帶。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專家認為,緬甸此次地震位於緬甸弧地區,緬甸弧地區位於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東構造結,是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10年前有專家預兆
實際上,台灣大學地質系副教授王昱早在10年前就曾預測到緬甸將發生強震。
據台灣媒體3月29日報導,台大地質系副教授王昱透露,其博士論文曾選擇緬甸地震作為主題,過去十多年來每年花1個月時間前往當地實地調查。早在2014年,研究團隊依歷史資料衛星影像等進行分析。王昱說,依1839年緬甸中部發生規模8強震的記錄,及近兩百年來,中段區段無大地震活動,因而推算出1839年累計至今的地震能量,未來將發生震矩規模7.7地震。
王昱指出,當年預估斷層地表破裂程度達200至250公里,與這次實際地震斷層破裂範圍約200公里相符。而依先前研究,實皆斷層中段的地震活動周期約為300年,但根據2020年研究生更新的資料分析,該區活動周期可能僅約200年。因此這次地震發生,對他而言並不意外,但仍「希望自己是錯的」。
另外,印度預言家阿南德(Abhigya Anand)也曾在今年3月1日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對今年三月份有可能發生重大地震的幾個區域做出了警告,其中就有喜馬拉雅地震帶。(請觀看相關視頻)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