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决定经济方针的三中全会在18日结束,21日发表会议决议全文,洋洋洒洒两万多字,提出60点方针。不过,外媒初步的反应是感到,这次的会议好像没有什么实际作为:口号甚多并常互相冲突,具体执行政策付诸阙如。
这份称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决议全文,分为15大项目、共60条,由中国官媒新华社在21日下午接近5时发布。
路透社报导说,关于如何达到这份决议文件中的目标,「实施细节很少」。
报导指出,与大多数此类的中共官方文件一样,该文件并未说明中国领导人打算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其中许多目标需要实施相互矛盾的政策,而中共官员在周五(19日)已经承认了这一点。
路透社报导,举例而言,北京从未解释,如何在把资源主要推向生产者和基础建设的情况下,还能促使消费者增加消费;或者如何在抑制债务的同时刺激经济增长。
报导中也提到,在习近平刚上台后,2013年的18大三中全会上,北京推出的政策方针就包括周日这份《决定》中列出的大部分目标,也有雄心要让金融市场自由化,加强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雄心。
但是,2015年的资本外流恐慌,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强管制,让18大三中全会的许多目标计划都无法实施。
许多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北京更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加强对经济大部分领域的控制,并对包括科技和金融在内的行业进行了监管打击。这些都和促进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
彭博新闻的报导分析说,这次的《决定》强调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虽然也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投资人参与「金融业务试点」。这些文字在《决定》的第18条「深化金融改革」有写到。
条文中说:「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
彭博新闻也指出,本次的《决定》重申了习近平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的核心。在第三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中,就写道:「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些领域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AI)、航空航天(太空)、新能源(绿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目前市面上几乎可以听到的所有「新工业革命」的内容。而中共决心以党领导一切的方式,全面推进这些领域。
彭博新闻指出,强调新质生产力,示意中国不愿再以大规模举债的「放水」方式刺激发展经济。这将使中国金融界从业人员必须勒紧裤带,响应习近平的「共同富裕」号召。中国目前正失去动能的经济,也难以期望有大规模财政措施进行刺激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