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03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中共打壓李嘉誠 專家稱後果很嚴重;為何發動軍演?中共對台演習被指有謎團;TikTok命運將揭曉 川普將審最終提案。
中共打壓李嘉誠 專家稱後果很嚴重
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誠因向美國貝萊德集團出售港口一事,受到中共強力打壓,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有知情者稱,李嘉誠在沒有請示習近平的情況下,「私自」出售賣港口的行為讓習憤怒;再加上習想拿巴拿馬港口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進行談判,李嘉誠的行為讓他的盤算落空,讓他大為惱火。
因此,在交易公布後,中共發起輿論戰,痛批李嘉誠「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3月底,北京當局以「審查」為藉口,試圖阻止交易。並在《南華早報》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長和不會按照原計劃,在4月2日簽署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運營權的協議。
對於北京當局的舉動,評論員王友群認為,對中共而言,這一行為可能產生三大嚴重後果。
一、與美國直接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對中共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表示擔憂,甚至揚言要「收回」運河的控制權。現在,中共突然插手李嘉誠的交易,正好證實了美方的疑慮,可能加劇美中對抗。這筆交易如果被迫中止,美國方面極有可能會採取反制措施。
美國為什麼這麼重視巴拿馬運河,因為巴拿馬運河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是亞洲、美洲的重要交通樞紐,被稱為全球海上貿易的「黃金水道」。
除經濟外,巴拿馬運河對美國國家安全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一條捷徑。也就是說,美國軍艦想要快速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就必須經過巴拿馬運河,否則將繞行數萬公里。
簡單來說,如果美國與中共開戰,美國軍艦需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在這個時候,巴拿馬運河上的港口被中共掌控,只要稍稍拖延,就會延誤戰機。
這種擔心很有道理,李嘉誠不是中國人,他是加拿大人;長和的註冊地不在中國,也不在香港,而是在英國的開曼群島;李嘉誠出售的港口不在中國境內,購買方與中國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不過因為李嘉誠居住在香港,他的家族在中國有少量產業。中共就將他與中共的利益掛鉤,要求李嘉誠聽命於中共。這種行為是地地道道的強橫、霸凌與脅迫。
一旦中美爆發戰爭,中共強令李嘉誠關閉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必將對美國的經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中共打壓李嘉誠恰好說明:川普關於中共控制巴拿馬運河的看法是對的,川普要求「收回」巴拿馬運河一事關係到美國的經濟與安全利益。
所以說,中共出面橫插一槓,不讓李嘉誠將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賣給美國的貝萊德公司,就等於是中共直接與美國對抗。
二、嚇跑民營企業
中共改革開放以後,民營企業蓬勃發展,但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後,中國的民營企業屢遭打壓,一大批民營企業家被中共沒收財產、關進監獄。
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科技公司遭到巨額罰款,恆大、碧桂園等知名房企相繼爆雷……中共經濟出現股市、匯市、樓市、債市四市齊殺的局面,中共採取了各種辦法刺激經濟,但收效甚微。
2025年2月,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中共不得不再次求助於民營企業家,期望他們幫助中共渡過難關。
在中共向民營企業家頻頻「示好」之際,突然傳來中共重拳打壓民營企業家李嘉誠的消息。只會讓其他企業家更加不安,加快撤資腳步,尋找更加安全的經商環境。
三、加速外資遠離中國
李嘉誠這次的交易對象——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也是中國多家大型企業的重要股東。如果中共因此打壓貝萊德,其它外資企業也會擔憂自己是否會面臨類似情況,進一步減少他們在中國的投資。
總的來說,這場圍繞李嘉誠的風暴,並不僅僅圍繞這李嘉誠個人,而是中國民營企業環境惡化的縮影,也可能成為美中關係新的引爆點。
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接下來,我們來看台海安全:
為何發動軍演?中共對台演習被指有謎團
4月2日,中共結束了為期兩天的環台軍事演習。對於這次演習,多國予以譴責。美國國務院批評中共咄咄逼人,加劇緊張局勢,再次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雖然中共表現囂張,但關注台海安全的專家認為,從中共軍演的節奏和形式來看,臨時決定的痕跡相當嚴重,似乎其中另有內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4月1日,中共東部戰區組織在台灣周邊的兵力進行聯合演訓,其中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及火箭軍等。
4月2日,中共東部戰區宣布,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進行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的軍事演練。演練項目包括,查證識別、警告驅離及攔截扣押等,從而驗證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中華民國國防部表示,自1日上午6時至2日下午1時30分,共軍出動飛機103架次,軍艦28艘次、海警船14艘次、山東號航艦編隊8艘;在此之後,中共持續增加飛機數量,並在東海進行實彈射擊。
中共軍隊在台演訓,引發美歐等多國不滿,他們譴責中共軍演加劇台海的緊張局勢,並再次警告中共不要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譴責中共行為咄咄逼人,加劇緊張局勢,並重申美國會繼續致力於對台灣的持久承諾。
國務院還說,美國支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反對單方面使用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現狀。
對於外界批評,中共軍方態度囂張,在其社交媒體帳戶上發文稱:「戰區部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將繼續加強戰備、強化訓練,堅決遏制任何『台獨』分裂活動。」
對於中共的行為,路透社認為,中共軍隊在東海舉行遠程實彈演習,標誌著環台軍事演習升級。
不過,台灣學者依據一些跡象分析,這場軍演是中共為攻台放出的煙霧彈,抑或是高層內鬥的遮羞布。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瀋明室說,3月13日,賴清德總統將中共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後,中共為表不滿,於3月17日進行演習。
可能是因為這場演習沒有產生威懾效果,中共當局沒有公開這件事情,卻在4月1日突然宣布軍事演習。在演習初期,中共沒有說出演習的名稱。沒有名稱,可能是中共擔心,外界會將此次軍演,與去年軍演『聯合利劍』相對比,來評斷說這次演習的規模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於是就乾脆不說了。由於這些演習並沒有在台灣引發緊張情緒,中共又在第二天宣布了演習的名字,雖然有了名字,但卻不符合常態。
瀋明室解釋,第一天演習的規模較大,但沒有名字;而第二天的規模較小,卻有了名字,這表示這個名稱可能是臨時性命名,或者是臨時性增加的演練科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演習的效果,或者是增加威懾的效應。
瀋明室認為,中共的意圖有二,第一是驗證東部戰區未來可能對台灣實施的隔離封鎖作戰計劃;第二是因為最近美國國防部長在日本、菲律賓和關島、夏威夷訪問,表明美國對中共的軍事戰略,中共想做一些反制行為。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也有相同的看法,中共這次軍事演習的文宣製作粗糙,可以看得出來它是臨時決定的,準備時間相當倉促,所以外界對這次軍演的評價非常負面。
那麼中共舉辦臨時軍演,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余宗基回答,有以下四點原因:
1. 美國防長在印太訪問,重點表達「美軍最新的戰略布局」是,聯合菲律賓、日本等盟友,抵制中共,保衛台海安全。對此,中共認為,必須反制。
2. 賴清德總統將中共定調為境外的敵對勢力,掀起「大罷免」風潮,加上3名宣傳武統的陸配被驅逐出境等行為,讓台灣民眾看清中共面目。中共擔心它長期對台統戰、滲透的成果毀於一旦。於是故伎重演,想要操控台灣內政,用「兵凶戰危」等方式來間接破壞台灣大罷免的動能。
3. 中共內部不穩,近期,東部戰區出身的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及現任司令林向陽等將領相繼傳出被整肅的消息,以致於他們所提拔的東部戰區部屬人人自危,軍心士氣受到嚴重打擊。中共高層想要通過對外軍演,適度轉移內部士氣的潰敗。
4. 中共內憂外患、民怨極大。中共想要通過操弄民族主義轉移社會內部矛盾。發起軍演,不但表達對台灣政府的高度不滿,還可以為未來的軍事挑釁製造合理的藉口。
台灣學者洪耀南在「Newtalk新聞」發文稱,習近平的親信何衛東和林向陽是習近平對台軍事布局的「戰略總管」與「戰術指揮者」。近日,兩人相繼被傳出事。若傳言是真的,中共對台作戰體系就會出現重大斷裂。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部戰區突然宣布軍演,那背後的含義可就太深了,很有可能是中共的「遮羞布」。
洪耀南指出,中共將軍事動作當作內部鬥爭的遮羞布早有先例。2022年,共軍舉行圍台導彈軍演,引爆2023年火箭軍大地震,包括前司令李玉超等大批將領相繼傳出落馬的消息。
不過,余宗基警告,不管中共出於什麼目的發動軍演,台灣都應謹慎以對。中共高層內鬥激烈,中共黨魁習近平有可能在內鬥中鋌而走險。
對於中共挑釁,台灣並不畏懼。國防部稱,謀求和平的前提是有實力,只有實力強大,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面對共軍挑戰,國軍不會輕估敵人戰力,但也絕不會妄自菲薄。全體國軍官兵將以實際行動守護民主自由價值,護衛國家主權及人民家園的安全。
好,關於台海安全,就先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一則消息:
TikTok命運即將揭曉 川普將審最終提案
白宮一位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計劃於週三審議與TikTok相關的最終提案,以確保該應用程序能在4月5日最後期限到來之前找到非中國買家,否則TikTok在美國的運營將被禁止。
CNN稱,這項協議必須克服兩大障礙,1是川普必須簽署提案;2是習近平必須同意,這取決於習近平是否願意放棄TikTok的附加算法,這種算法不同於其它算法,該算法會相當精準地向不同的用戶推薦不同的內容。
報導稱,目前對該投資感興趣的財團包括,科技巨頭甲骨文、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硅谷風險投資公司、東西海岸私募股權公司。
有知情人稱,在最後一刻,亞馬遜也提交了報價。他稱,該報價是在致副總統萬斯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一封信中提出來的。不過,以萬斯為首的美國高層並沒有認真考慮亞馬遜的報價。這是因為,在亞馬遜報價之前,萬斯和他的團隊已與科技和金融界達成部分複雜的交易。
川普上個月表示,他的團隊已經與四個不同的團體就潛在的TikTok交易進行了接觸,但沒有透露團體的具體名稱。
目前尚不知曉,川普提到的四家團體,與CNN的爆料是否相同。
川普在上週日告訴記者:「我們有很多潛在買家,他們對TikTok非常感興趣。決定權在我手中。我希望TikTok能夠繼續存在下去。」
4月5日的最後期限馬上就要到了,TikTok在美國的命運如何,我們將繼續關注。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