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anjingworld.com/s/N79Nqx7a2Y
今日焦点:央视曝光胡耀邦长子「不满」习近平的镜头!大陆毕业生内卷加剧,失业大军冲爆就业市场!
本期节目嘉宾:日本大阪商业大学博士、开南大学副校长陈文甲;中国问题专家横河;时事评论员、资深政经分析师秦鹏。主持人:金石、扶摇。
川普会晤纽约市当选人马姆达尼 有何看点
美国总统川普21日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晤纽约市长当选人马姆达尼,这将是一场全美瞩目的会面。下面,我们联机新唐人电视台华府记者张亮来介绍一下。
▶横河先生,川普在白宫见马姆达尼,有什么看点? 这次见面,会让政见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关系缓和吗?
美教育部正把项目转交其它机构 推进解散计划
美国教育部周二(11月18日)宣布,已签署一系列跨机构协议,将管理教育部一部分办公室和项目的权力,移交给其它联邦机构。请问张亮,这是不是川普政府为彻底解散教育部,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习出席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难掩分裂
11月20日是中共前党魁胡耀邦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主持。李希、王小洪、陈文清等人陪同党魁习近平出席。
首先,这次最有看点的是习近平的讲话。
外界注意到,和十年前相比,习近平在出席胡耀邦诞辰100周年时的讲话和今年的讲话,出现了明显不同。
2015年胡耀邦百年诞辰座谈会上,习近平称胡耀邦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拨乱反正的功臣」而这次,习近平在讲话中称胡耀邦是「党风纯洁的典范、清正廉洁的象征」,这一点也被视为在2025年,是把胡耀邦「去改革化」了,转而形容为是「纪律标兵」的感觉。
而在胡耀邦主力推动的改革开放方面,2015年的讲话中,习强调必须继续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今年的讲话中,习只提「改革创新」的口号,不再讲市场化改革路径。
对比这两次的讲话,2025年的「党性教育」明显增强了,讲话中,今年是高频出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等字样。
▶ 秦鹏先生,您对比这两次的纪念胡耀邦诞辰座谈会的讲话,还有哪些同和不同,传递出哪些信号?
习为何高调纪念「改革派」胡耀邦?
习近平在描述胡耀邦的时候,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他认为农村改革要汲取过去「想得太窄,限得太死」的教训,要放开,再放开;他鼓励经济特区「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他强调,对外开放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敢于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打开局面。」
▶横河先生,您怎么看习近平的这样的讲话内容? 从习的讲话内容来看,似乎有意高调吹捧「曾力推改革开放」的胡耀邦,但「改革开放」是本次重点吗?
中日关系如何从蜜月期 走向了冰点?
1980年代,是中日友好的「蜜月期」,那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的阶段。当时,日本政府也曾经提供了大量政府贷款来支持中国的基建。大批日企进入中国,中方还常常宣传日本是「值得学习的现代化榜样」等等。
最近,《华尔街日报》披露,薛剑恐吓日本首相的言论,是来自于「上层授意」。
▶陈副校长,如今,中日关系抵达新的冰点,您如何看中日关系在这些年来的变化?
中日双方就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引发的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了「口水外交」,以至于中共亚洲司司长刘劲松揣兜傲视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中方还禁运了日本水产品、甚至在黄海靠近日本海域进行「实弹射击」,您如何看双方当前的应对?
央视露胡德平不开心镜头 红二代分裂明显?
胡耀邦曾任中共中宣部长、中共党魁,被视为中共党内「改革派」的代表。胡耀邦曾经主持平反在文革当中的冤假错案,一向比较受欢迎。但是,后来在1987年,他被中共元老邓小平、薄一波等人以「资产阶级自由化」为名逼下台。
1989年4月去世之后,民众从对他的大规模悼念,逐渐演变成一场震惊世界的学运,结果最后以「六四屠杀」收场。
▶秦鹏先生,如今,普通大陆民众都是如何看待前党魁胡耀邦的?
这次是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奇怪的是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却坐在主席台第三排,放在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在新闻报导中,党媒央视也没有给近距离镜头,而从仅有的画面来看,胡德平眉头紧锁,给人一种不那么开心的状态。
今年「九三大阅兵」之后,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主持上百名「红二代」聚会,但当时大家发现,刘源、邓朴方和胡德平等多名红二代核心人物缺席了那次聚会。
习家和胡家的渊源挺深,胡耀邦对习近平父亲习仲勋的复出有帮助,所以两家曾经的关系,一度比较密切。但随着习上台,他一路「向左转」的动向十分明显,这就和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胡德华的政治观点出现了不同。
时任《炎黄春秋》副社长的胡耀邦之子胡德华,还曾在一次聚会上嘲讽习近平读书不多,因此遭到习近平对他的禁言令。
很多人甚至认为,胡耀邦长子胡德平依然被视为「反习阵营」的旗帜。
▶横河先生,习胡两家的关系为何依然没有改善?从种种迹象来看,胡德平是「反习阵营」的旗帜吗?
中国2026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内卷更加剧?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大陆青年就业的问题。11月20日,中共官媒央视从教育部了解到,据统计,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8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2年起,高校毕业生连年突破千万,并且不断递增,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076万,2023年1158万,2024年1179万,2025年是1222万。
▶ 秦鹏先生,大陆的毕业生为什么一年比一年多?
更多的就业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多微博大V在微博上感叹:「明年将是更难的就业季」「毕业生年年递增,就业岗位数量却在缩水。太难了!」「面对茫茫就业市场,应届生们该去哪寻找属于自己的「萝卜坑」?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显示,2024届应届生中选择考公考编的占比达25.12%、选择深造的占22.22%,两者合计近五成,而2023届的这一比例合计仅为三成。可见,在「工作难找」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投身公考或继续深造。
有分析指出,这一趋势也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内卷加剧:本科毕业生即可胜任的岗位,如今不少用人单位都要求硕士甚至博士学历。太卷了!
▶横河先生,就最新的毕业生数字,以及中国经济的大环境来看,就业市场内卷、青年失业问题,是否将会越来越严重?
▶陈文甲教授,您认为中国的青年失业问题,对中共的最高当局意味着什么?刚刚过去四中全会,最强调的是所谓「科技自立」,而民生问题则是被放到靠后的位置。在习近平的眼中,大量青年找不到工作,并不对他的执政构成很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