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anjingworld.com/s/QxZX28Wk4l
今日焦点:从「台湾有事」到「插兜送客」,中共真强硬还是另有目的?阿拉斯加发现稀土矿,有望破除中共垄断;中国学术造假泛滥,江科大首席科学家被调查。
从「台湾有事」到「插兜送客」 中共想要表达什么?
日前,北京举办中日司局长级磋商会,双方围绕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进行交涉,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会议结束后,中方官员刘劲松在送客时「双手插兜」,这一画面被中共官媒高调报导,引发日方抗议,并就此事对中方提出交涉。
前段时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台湾有事」论。她明确表示,若台海发生冲突,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言论惹怒中共,不但在言论上恐吓高市,还发起抵制措施,并要求日本当局收回相关言论,但被日方拒绝。
11月18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与中共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北京举行「司局长级磋商」。在会谈中,中方再次要求日方撤回此前表态,但日方态度坚决,直言「无意撤回」。会谈结束后,刘劲松向记者直言「不满意」,并用「严肃」两字来形容会谈氛围。
磋商结束后,央视等官方媒体重点报导了日方代表团离开中共外交部时的画面。画面显示,中日双方官员一起走出「中共外交部大楼」,刘劲松的双手插在口袋里,并侧目注视;而金井正彰则侧身低头听,似乎是在「鞠躬致意」。
中共官媒对这一画面进行解读,澎湃新闻等媒体以「日方官员离开外交部画面曝光:刘劲松司长边说边送,日方边听边点头」为题进行报导。
对于这样的报导,大陆小粉红们十分兴奋。有小粉红称,这是中共「气势」的表现,并在评论中称,「照片拍得恰到好处,刘司长双手插兜严厉批评,日本人点头哈腰」;还有小粉红夸赞刘劲松的表现,称他「两手插兜儿,气势拿捏得稳稳的」。
但在海外的社交平台上,刘劲松的表现却遭到一片嘲讽,很多人批评他毫无风度与教养。
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在帖文中称,「日本高级外交官微微低头,顾及后面正在做翻译的中方外交人员,一个低头细节充分展现日本外交官礼貌、谦和、尊重人的高度文明素养。而中共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挺着肚子双手插在裤兜里,淋漓尽致地表露出中共党官员毫无文明教养的『街头小痞子』本相。」
对于该视频,日本政府指责中方未与日方协调就发布相关画面,并就此事对中共提起交涉。
据日媒报导,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11月19日的记者会上透露,中共外交部大楼内部通常是禁止拍摄的,但中方却在没有通知日方的情况下突然拍摄。对此,日本已向中方提出交涉。
有在现场的日本记者指出,中共官媒报导并不真实,是凭想象在看图说话。他称,在刘劲松「手插口袋」时,金井正彰确实低着头,但他并不是被训斥,而是在聆听随行口译员的翻译内容。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木原稔指出,对于首相高市早苗发表的「台湾有事」论,金井正彰在磋商时明确阐明了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并对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斩首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中方尽快妥善响应。
对于中共的行为,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称,中共外交官双手插口袋送客,这一行为是「相当失态」的,这在国际外交礼仪上是极不恰当的。他认为,北京当局之所以放出相关信息,是为了「安慰小粉红」,这属于「大内宣」手段,而不是有效的外交工具。但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可能会极大的伤害中共官媒与政府的形象。
苏紫云还称,在响应日本国会的质询时,高市早苗的表态相当中性,其言论符合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周边有事」的规范。而中共的一系列过激反应却证明了「中国威胁论」,反而会让日本内部更加团结。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表示,中方这种「流氓地痞式」的外交姿态是「战狼外交」的延续,本质上是不注重外交礼仪,所以一味地表现蛮横。他认为,这种姿态的主要作用是对内,其目的是对国内民众营造「厉害国」的强大假象。他称,中共战狼外交只会适得其反,让日本民意更加反感,反而会更加支持高市早苗。他强调,中共军方的「战备升级」表态,只是舆论宣传,不具备实际军事意义。
前段时间,中共对国际上态度强硬的原因之一是掌握着「稀土」,甚至以此来卡各国的脖子。但稀土矿可不是只有中国有。
阿拉斯加发现稀土矿 有望破除中共垄断
11月13日,美国石墨公司Graphite One称,公司在阿拉斯加诺姆(Nome)北部的石墨溪(Graphite Creek)矿床中,发现了稀土元素,其中包括国防必需的关键材料。
该公司称,美国地质调查局已认定,Graphite Creek是美国已知最大的天然石墨矿床。
化学分析显示,在矿床中,重稀土元素和所有五种主要永磁稀土元素,也就是钕、镨、镝、铽和钐的含量较高。
福克斯新闻称,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石墨矿床发现稀土元素,预示着美国可以通过川普总统的「美国能源主导地位」议程,在对抗中共方面取得进展。
为什么这样说呢?据国际能源署统计,截至2024年,美国对稀土和石墨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3%以上。而这些材料的主要来源地则是中国。
要知道,在现代工业中,电池、可再生能源技术、光纤、照明设备、磁铁、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稀土元素。近年,中共多次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甚至把稀土当作贸易战的武器,引发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高度警惕,为了摆脱对中共的依赖,多个国家开始着手,重建稀土矿产供应链。
目前,Graphite One公司正在推进一条「以美国为基地」的石墨供应链,将稀土元素作为石墨生产的副产品,进行回收,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在今年的早些时候,阿拉斯加州长邓利维(Mike Dunleavy)在州情咨文中称赞GraphiteOne项目是北美最大的此类项目,并鼓励该项目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支持下继续推进。
Graphite One公司总裁安东尼‧休斯顿(Anthony Houston)称,邓利维 州长认识到阿拉斯加是美国重要的金属和矿产资源来源地,他的行为正在「改变21世纪」,并使美国减少对包括「受关注实体」在内的外国资源的依赖。
除了阿拉斯加,宾州也发现了稀土元素。
据福克斯新闻报导,在宾州「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无烟煤矿床中,专家发现其中含有多达17种不同的稀土元素,如果完全开发出来,对中共稀土的垄断,也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虽然宾州的开发程度远不如阿拉斯加,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9月份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从酸性矿山排水和粉煤灰中回收 钴、锰和镍」的方法。在未来,这很可能成为战略补充的重要来源。
中国学术造假泛滥 江科大首席科学家被调查
近日,号称拥有「中外多家学术机构头衔」,主持7项国家级项目的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伟,因「涉嫌学术造假和侵占国家科研经费」被警方带走调查。据称,郭伟的职称和学历 都是伪造的。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通报,郭伟严重学术不端,目前已被解聘。
今年9月,学校收到教师郭伟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经调查取证,认定郭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解除了与郭伟的聘用协议。同时,学校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据网友爆料,2023年,郭伟通过猎头公司进入江苏科技大学。他年薪140万,安家费300万,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江苏科技大学称,在引进郭伟的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学校将严肃问责。
据大陆多家媒体、机构此前发布的新闻稿显示,郭伟是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及中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A类创新人才,并在今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他的成绩包括,发表过SCI论文170余篇,获国际专利68项,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
澎湃新闻称,郭伟的简历看似辉煌,但其中却有很多地方与事实不符。比如,《中华英才半月刊》称,1994年,郭伟以「陕西省高考状元」的身分,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但据一篇题为「前进中的陕西省西安中学」的报导显示,1994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西安中学的楚怀湘,并不是郭伟。
再比如,郭伟自称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提出「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理论,其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材料》(Naturu Materials)上,被国际同行称为「郭氏模型」。但在这个期刊网站上,用「Nano Twin」也就是纳米孪晶,为关键词,检索2006年至2023年的论文,只找到27篇文章,其中没有郭姓作者。
我们知道,中国学术造假问题是极为严重的。根据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统计数据,2023年,有大约1万4000篇论文被各种英文期刊撤稿,其中有四分之三涉及中国合著者。
郭伟在学术上的造假,让人想起在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中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大爷一语道破」。在视频中,博主采访一位81岁的老人,老人称自己的儿子在美国。他说,儿子是清华毕业的,全班35个学生,全都在美国,没有一个留在国内。他感叹,好的学生都是给人家培养的。
在被问及他支持儿子去美国吗?他无奈表示,不是支持,他也不喜欢,但是……老人沉默后,无奈表示,「没有办法」。他说,儿子在读研究生时,导师让他做研究,儿子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一个人把研究搞出来了。但专利下来后,没有他的份,一点也没有,儿子气死了,却没有办法。后来他去了美国,现在儿子手上有40多个专利,虽然是在公司搞的,但都是他的。
老人直言,中国留不住人才,想要留住,就要放开,领导说了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有网友留言,真人才留不住,假货占高位,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