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10月12日訊】(記者李熙採訪報導)1993年上海市政府為建構形象工程——成都路高架橋(現南北高架橋)拆光10萬戶市民房屋。這次動遷產生了大量訪民,他們長期走在維權路上,卻因信訪部門不作為,致使問題至今未能得到解決。同是受災戶,宋嘉鴻倡議以信訪遊行抗議政府信訪不作為。
宋嘉鴻對記者表示,這個倡議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支持下,他鼓勵70歲以上的訪民加入這個大遊行活動,一起尋找非法拆遷第一責任人,出面解決拆遷戶的問題。
宋嘉鴻說,「我本人原黃浦區成都北路888號老房子違法拆遷問題,包括山海關路218號公私合營被沒收的住房,造成我老年無住房。我致上海市黃浦區徐惠麗區長的信函長達154天不予答覆,就是打電話也問不到。中央一再指示『民生無小事』和『兜底保障』,上海政府卻置若罔聞,根本不把信訪人當人?」
他表示,「既然信訪道路被堵死了,信訪辦可以不作為,可以超越《信訪工作條例》,那麼,我們訪民也要超越,也要研究改變自己的信訪策略。我們要推動信訪不作為變成有作為,依照老辦法光寫信是沒有用的,因為信訪不作為已經是頑疾。」
上海訪民宋嘉鴻房屋被強拆32年未解,造成他老年無住房,上海政府卻置若罔聞。(受訪者提供/合成)
尋找信訪案件「第一責任人」
宋嘉鴻認為,信訪最大的缺陷是找不到「第一責任人」,所以借助大上海南京路「五卅大遊行」的先例是好辦法,以信訪遊行來對抗信訪不作為。
他介紹,這次遊行方式將以「舉牌抗議、靜坐抗議、遊行抗議」這三大抗議為主,也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遊行名稱,暫定為「上海七十歲以上老人(拆遷戶)大遊行」,行動的路線是南京東路步行街。「我們行動的目的是,違法拆遷『兜底保障』誰落實? 尋找責任第一人!」
他表示,會事先辦理申請手續,一次不成功,緊跟第二次,只要大家齊心合力,總會有希望。他也會把遊行的申請信件郵寄給徐惠麗區長。「不是我們要遊行抗議,而是當官欺壓老百姓,真可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上海大學退休教師、維權人士顧國平也是拆遷戶,信訪問題至今一樣未解。對於遊行抗議信訪不作為,他表示舉雙手支持。但他也擔心申請不會通過,可能還會遭打擊報復!
1993年11月10日,原上海市長黃菊發了市政府四號令,45天拆光原上海市中心10萬市民房屋,為的是建造他的形象工程——成都路高架橋(現南北高架橋)。宋嘉鴻的房屋也在這次大規模拆遷中被強拆了。維權32年至今問題沒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