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政局动荡,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是否大权旁落,吸引国际关注。前美国国安顾问佛林(Michael Flynn)、美国前外交官史雷顿(Gregory W. Slayton)近日都陆续撰文,声称中共正在发生权力更迭。而与中国素有边境领土纠纷的印度,也有媒体在分析时警告,要留意中共政权过往面临不稳定时,经常采取的一种手段,即利用外部对抗转移内部压力焦点。
根据印度英语媒体《CNN-News18》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淡出公众视野,引发外界强烈揣测,中共高层是否将进行内部政治调整。有高级情报人士指出,中国重要领导人被边缘化、实际权力被降至仅具象征意义的事,历史上不只发生过1次,中共领导阶层的更迭,通常会以边缘化而非直接罢免的方式进行,尽管习近平保留了正式头衔,但他在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在减弱。
与此同时,中国解放军也正在变革。2023年初以来,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中央军事委员会前委员苗华、东部战区前司令林向阳等关键人物相继被解职(或失踪),火箭军和西部战区也经历了领导阶层的重大调整,暗示着中国军方内部的系统性不稳定。
对此,中国观察专家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人认为这是习近平在危机中精心策划的,为的是重新调整政治结构;也有人评估,在经历经济挫折、对其权力集中的严格审查后,习近平的权威可能正面临内部挑战。
报导引述情报人员透露,目前实际权力很可能是掌握在中共中央军委会第一副主席张又侠手中,他背后有胡锦涛派系的中共高层支持;而曾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未来有望成为以改革为导向的领袖和技术官僚。
分析提醒,中共素来以将内部问题「外化」闻名,会利用外部对抗来应对内部不稳定,例如2012年薄熙来政治危机期间,中国在南海的活跃度增加;还有2020年疫情期间,在拉达克地区(Ladakh,印度、中国、巴基斯坦主权争议区)的强硬军事举动。 2014年反贪风暴期间,中共也曾采取类似策略,那场风暴扰乱了军队和地方政权。
分析认为,自2024年末以来,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也经历多次改组,从印度的角度来看,这表明中印实际控制线沿线的紧张局势很可能加剧,解放军不排除在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拉达克采取行动,以转移人们对中国国内问题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