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于5月中发布修订节约反浪费条例,要求党政机关「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这项条例上路至今一个月,却发生层层加码的情形,有些机关甚至要求所属人员不得3人集体聚餐。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在今年5月2日批准,并于5月中发布,共计11章63条。
综合德国之声、路透社,重新强调并推动这项政策,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长期以来致力于反腐败和党的纪律建设,而先前的控制措施成效有限。但在新规上路至今1个月,有些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的情形,采取更加严格的管制方式,甚至要求公职人员不得「3人以上聚餐」,避免拉帮结派。
报导指出,在此之前曾传出多起地方官员聚餐时饮酒过量,结果死亡的案例。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则有数10名官员因涉嫌隐瞒宴会细节,并私下赔偿死者家属而被处分。
在这项条例之下,诸多地方政府都发布了「指导意见」,管制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不少人在社群媒体上抱怨,认为自己的个人生活受到了过度和任意的限制。
一名四川的公务员在报导中提到,她的同事被要求下班后必须直接回家;另一名安徽的公务员说,她所在的部门最近开始实施每日酒精测试;甘肃的一名公务员表示,被要求遵守20种应避免的聚餐类型。
武汉的一名国企员工则被告知不得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长官一起吃午饭,即便是在部门内的餐厅吃饭也不行;一名山东的公务员则说,3名同事在中午一起出去吃火锅,结果3人都接到警告处分。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Alfred Wu)分析,中国公务员的酒桌文化确实相当严重,但他们没有更好的方式应对,因此只能「一刀切」。
据报导,这并不是中国官场第一次推出禁酒令,过去许多地方和政府部门早就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公务活动全面禁酒。包含2017年,中国最高检发布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检察署禁酒令」。同年,中国交通部发布「国内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通知」。
中共中央军委更早在2012年就发布的10项规定,要求「不安排宴请,不喝酒,不上高档菜肴」;中国空军于2016年发布「从严贯彻执行空军禁酒令的措施」,当时被称为「最严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