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的经济数据,仍然强调主要指针均有增长,经济向好。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却以行动打脸。最近出台的文件要各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专家分析,中共在经济出大问题的时候,都会发所谓「过紧日子」的文件。
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19日公布4月的经济数据,称主要指针平稳较快增长,强调中国国民经济有延续向好的态势。但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在同日的头版,却被党政机关要节约反浪费和要过紧日子等内容所占据。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称,中共中央、国务院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是升级版的反浪费制度堤坝,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新修订的条例针对公务差旅、接待和办会议活动提出节约新要求,例如不得组织出国调研和学习等活动,禁止机构公款相互宴请,展会论坛和运动会等活动和会议能不开就不开,落实反对铺张浪费责任制,严肃追究纵容浪费的责任。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中国独立政治学者陈道银表示,翻查中共的历史能发现,过去出台类似文件的时间,都是中国经济不好或出大问题的时候。
陈道银说,1980年时国民经济在崩溃边缘刚缓过;1997年金融风暴,国民经济治理大整顿,在这些时间中共都发过厉行节约和反对浪费的文件。针对同一件事情,参照中共建政以来的历史会发现,发文件的时间就是中国经济遇到困难和财政紧张的时间,已经没钱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党政机关的铺张浪费已影响到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转,再下去就撑不住了,所以要提出过紧日子。
陈道银表示,从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拉美国家论坛,宣布中国会向拉美等国家提供660亿信贷资金额度可见,过紧日子的要求只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公务员,不会影响中央。
事实上,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放话前已开始紧缩开支。近期河南、山东和广东等多个省份已出现教师与公务员工资被拖欠和削减津贴的情况。郑州退休老师贾灵敏表示,已有听说因为政府财政紧张,学校基层员工和合约制老师已被开刀。
贾灵敏说:「学校的办事处就属于是小公务员,这些人原来就是奖金比她们的基本工资要高,现在他们只剩下拿工资,奖金绩效几乎都没有了。在离城比较远的地方学校,以前公开招聘了好多合同制的老师。他们也算是老师但是没有编制的不是公务员,也有给他们买养老保险,工资也都是能正常发。我认识一位老师的同学就是属于这种合同制的老师,他们已被解聘和离岗。」
化名吴先生的中国律师代理过拆迁的个案,他表示,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因为财政紧张,把原本要发给拆迁户的赔偿金扣起,作为减少开支的节流手段。
吴先生说:「地方政府对各种的拨款进行节流,像拆迁补偿,民众告胜了赔偿金政府被挪用来付行政开支,无法赔偿。也有城中村的改造和农村的大范围拆迁,作为政府推动的项目,开发商和建设方要把对拆迁户补偿款的资金,归纳到账户交予政府监管,这些钱往往到不了被拆迁户的手,因为钱已被政府监守自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