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周一(4月28日)发布了「中国箭靶」(China Targets)调查报导,揭露了中共当局如何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系统性地打压海外异见人士,将其威权影响力扩展至全球。
这项为期10个月的跨国调查由ICIJ与30个国家的43家媒体合作,通过采访23个国家的共105位受害者,揭示了中共政府跨境镇压的惊人规模与运作内幕。
中共的全球镇压网络
调查显示,中共政府将镇压延伸至海外异见者,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政治活动人士、维吾尔人、藏人等。他们中有的人仅仅是因为讨论了中共视为禁忌的话题,如中共针对法轮功的残酷迫害等而遭到打压。
ICIJ采访的105位受害者中,半数表示其在中国的家人曾遭到中共警方或国保人员的恐吓与审讯;60人在所在国被中共派人监视或跟踪;22人表示曾遭到公开支持中共的人员的威胁或袭击;19人遭遇疑似国家背景的网络黑客攻击。
其中一位受访者是旅居法国的北京艺术家兼活动家姜胜达(Jiang Shengda,音译),因计划在2024年习近平访法期间于巴黎共和国广场抗议,收到来自北京的恐吓电话。其母亲被警方强迫给他打电话,警告他停止公开活动。姜告诉ICIJ,「即便我们生活在自由国家,仍然害怕发声,并遭受共产党的骚扰。」
对国际机构的滥用
调查发现,北京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变为镇压异见者的舞台。ICIJ分析106家联合国认证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发现59家与中共政府密切相关,这些组织在人权理事会中骚扰试图批评北京政策的个人。
此外,中共当局还滥用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追捕异见者、维吾尔维权人士及商界人士,违反该组织禁止政治性使用的规定。例如,维吾尔活动家伊德里斯‧哈桑(Idris Hasan)此前因虚假指控被列入通缉名单,在摩洛哥面临引渡风险,目前他已经获释。
中共的秘密文件与镇压模式
ICIJ获得的2001至2020年间的中共政府内部文件,包括警察教材和秘密安保指南,揭示了国保人员如何识别并控制目标对象。
这些文件确立了一套系统的镇压模式,例如「亲情影响」(施压目标的家人)、「断氧」(限制目标收入或冻结其银行账户)、互联网监控并「使其无法与外界沟通」,以及挖掘目标的「不道德行为」等。一份文件中写道,「没有人是圣人,也没有人能免于错误。」
调查指出,国际刑警组织和联合国缺乏有效机制遏制中共的滥用行为,助长了其威权影响力的扩张。
加拿大前外交官、中国外交政策专家康明凯(Michael Kovrig)表示,「共产党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它的能力。他们能做更多,所以他们做了更多。」
康明凯指出,许多民主国家的情报和执法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境内涉及中共镇压的案件,「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怪兽,他们不知道如何对抗它。」
康明凯曾在2018年至2021年间因加拿大当局逮捕中国科技巨头华为高管孟晚舟而被中共当局报复性关押了一千多天。
调查还显示,在中共党魁习近平的31次外访中,中共当局至少7次利用东道国警方拘押或限制抗议者,以确保习近平免受抗议干扰。
民主国家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应对中共威胁
「中国箭靶」调查显示,中共的跨国镇压不仅威胁海外异见者的安全,也侵蚀了国际机构的独立性与民主价值。
ICIJ发现,许多民主国家对中共的跨国镇压反应不足。受害者报告的监视和骚扰案件常被当地警方忽视,外交响应也显得软弱。例如,在泰国、尼泊尔等对中国有经济依赖的国家,当地执法机构协助北京阻止抗议甚至逮捕异见者。
2022年,人权组织「守护者」(Safeguard Defenders)发布了一份广为流传的报告,揭露全球数十个城市中的中国商业协会和其它华人民间小区服务团体充当中共的秘密监控枢纽,这标志着民主国家对中共跨国镇压的理解发生了重大转变。
此后,欧洲议会呼吁欧盟成员国对中共的跨国镇压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
瑞士调查了中共对居住在其境内的藏人和维吾尔人的压迫,并得出结论:跨国镇压对民主构成威胁,与恐怖主义类似,因为它侵犯了民众的行动和表达自由。
在英国,作为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的一部分,一个政府委员会最近听取了专家和受害者的意见。
作为对中共跨国镇压抵制最强硬的国家,美国国务院上个月对6名参与跨国镇压的中共和香港官员实施了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