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干及豆腐是常见的豆制品,料理方法多元,但您知道它们的营养差异吗?营养师夏子雯在脸书专页「夏子雯-贴近你生活的营养师」发文分享,豆干、板豆腐、嫩豆腐,因为「含水量」的不同,在营养密度上也有明显差异,像豆干通常营养密度比嫩豆腐高,蛋白质及钙质的含量也较高。
夏子雯将豆干与板豆腐、嫩豆腐进行比较指出,三者在营养密度上有明显差异,而造成此现象的关键在于「含水量」。当水分越少,单位重量中的营养就越高。因此,豆干通常比嫩豆腐更具营养密度,蛋白质含量高,钙质含量也高,这也跟使用的食品级凝固剂不同有关。
她进一步解释,像豆干、板豆腐使用的凝固剂是「硫酸钙」;嫩豆腐使用的则是「葡萄糖酸内酯」,因此,嫩豆腐的钙含量很低。
而有些人认为豆腐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豆干是过度加工食品,其实不然!夏子雯表示,豆干属于低度加工的豆制品,经加压、脱水、加入凝固剂后制成,并不属于过度加工食物,所以它跟豆腐一样,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另外,她也针对「豆干颜色」进行补充,市面上常见的豆干多为黄色,鲜少看到白色,2者主要差异即是外观颜色。她说,过去为了延长保存时间,黄豆干常使用「糖乌」卤制,现在多加入合法的食用色素(如黄色四号、黄色五号)提升卖相。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使用皂黄、二甲基黄等非法工业用染料,则具有致癌性,容易影响神经与生殖发育。
因此,她提醒,民众在选择豆制品时,应优先选购包装清楚、来源可靠的品牌与店家,以降低食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