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社论分析】
2025年春天,本应是中共对外展示「国威」与「军力」的时刻。然而,随着「第93次阅兵」登场,国际舆论的焦点却意外地集中在一个名字——何卫东。这位曾被视为「习近平最信任的军中大将」、中央军委副主席,传出遭到中纪委与军方联合调查,可能「落马」。而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吴谦对媒体的提问刻意回避,仅以「不了解」作答,随后这段文字竟从官方网站删除,更引发外界怀疑。
这一切的发生,都恰好与「93阅兵」同时进行。阅兵场上,习近平站在军车上检阅队伍,高调强调「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表面上是展现强军意志,实则却更像是掩盖内部军纪溃烂的粉饰性表演。
何卫东的军旅生涯:红二代军官的崛起
何卫东,1957年生,江苏盐城人。出身并非显赫的军政家族,但在军中以娴熟的政治敏感与「擅于表忠」着称。他长期在南京军区任职,熟悉东南沿海战区部署,后来成为东部战区司令员。由于东部战区是中共针对台湾作战的最前线,他一度被视为「攻台战略」的主要操盘者。
2022年,何卫东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进入中共军中最高决策层,与张又侠并列,成为仅次于习近平的「二号军头」。外界一度认为,何卫东是习近平亲手挑选、最信赖的军事干将。然而,不到三年,他的名字便与「被查」、「落马」划上等号。
调查传闻与讯息遮掩
在今年3月的国防部记者会上,记者直接询问:「外界盛传何卫东副主席正接受调查,请问是否属实?」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语带保留,仅表示「没有相关消息」。此一「不置可否」的回答已引发关注,但更耐人寻味的是,数小时后官方网站刊登的文字稿,竟将这段问答删除。这种刻意抹除的行为,无异于坐实了传闻。
军中消息人士指出,何卫东被查,与近年来装备采购、导弹部队以及战区后勤存在严重贪腐有关。特别是在导弹武器检测造假、军工企业回扣等案件发酵后,何的名字多次被牵出。消息甚至指,他早在去年年底就被限制行动,只是未公开宣布。
这样的发展,无疑在「93阅兵」前夕投下巨大的阴影。当习近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喊「人民军队不可战胜」时,许多人心中却浮现另一个问题:这支军队的将领,一个接一个出事,它真的能战胜吗?
阅兵:表演还是掩盖?
阅兵,本应是彰显国家自信的场面。但在此刻,它更像是一场用来掩盖军纪溃烂的戏码。习近平「亲自押阵」,固然是展示权力的方式,但背后却是对内忧外患的焦虑。军中将领一再落马,不仅反映腐败深植体制,更显示习近平即使不断清洗,仍无法真正掌控军队。
过去几年,中共火箭军、装备部门、军工企业接连爆出贪腐与造假,连导弹内部竟被填充水泥、电子零件偷工减料的丑闻都曝光。这些案例,让人质疑中共所谓「世界一流军队」是否只是口号。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队列,或许能蒙骗观众的眼睛,但无法抹去真实存在的腐败。
习近平的权力焦虑
习近平近年来频繁强调「党指挥枪」,更亲自介入军队人事。但事实证明,即使是他亲自拔擢的将领,也未能避免出事。何卫东被查,意味着习近平的「核心圈」也不再安全。这或将动摇军心,甚至削弱其对外展示武力的可信度。
对外,习近平希望藉由阅兵向国际传递强硬信号,尤其在台海局势紧张、南海摩擦不断之际。然而,对内,他更需要用这场阅兵转移舆论视线,避免大众将焦点集中在军队腐败与高层落马的尴尬事实上。这种「外强中干」的形象,恰好突显出中共政权的虚弱。
可能的后续发展
若何卫东确实落马,势必会引发连锁效应。作为军委副主席,他的倒下不只是个人命运,更可能揭开更多军中黑幕。外界预测,随之而来的将是一波新的「军中反腐运动」,甚至不排除牵连到张又侠、苗华等其他高层。习近平将继续以「清洗」维稳,但这种做法能否真正重建军队信任,仍是未知数。
军队的问题不是单纯的贪腐,而是整个体制下的病灶。当将领们只关心升迁与利益,战斗力如何保障?当阅兵成为政治秀,而不是实战检验,军队如何应对真正的战争?
结语
「93阅兵」原本应是中共展示「国威」的舞台,但却因为何卫东传闻而蒙上阴影。这场阅兵虽然在镜头前看似气势磅礴,却难掩军心动荡、腐败丛生的现实。习近平的「押阵阅兵」并非自信的展现,而更像是权力不安的挣扎。
从军委副主席的落马,到导弹部队的造假,这些都在提醒世人:中共所谓「强军梦」不过是一场表演。阅兵场上举步划一的士兵,背后却是千疮百孔的军纪。这种强国幻象,终有一天会在真实战争的考验中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