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社论分析】
当中共高调举办「93阅兵」时,外界却注意到另一股更令人震惊的暗流——将领落马的消息接连传出,军中风声鹤唳。媒体报导指,中共军中出现大规模清洗,与所谓「反习派」或「军中旧势力」有关。这些人原本盘根错节,长期把持军队要害,如今却在阅兵前后被一一清算。表面上是「反腐」,实际上更像是一场以权力为核心的内部斗争。
阅兵,本应展现一支军队的荣耀与自信。但在这场阅兵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层地震。习近平亲自押阵,声势浩大的阅兵式,既是对外的军事威慑,也是对内的政治演出,企图掩盖军头接连「出事」的尴尬。
将领落马潮:从火箭军到战区主官
近年来,中共军队高层落马的案例不断刷新纪录。从2023年火箭军司令李玉超、政委徐忠波的神秘失踪,到装备发展部长张玉宁被查,再到近月来传出的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若干高层将领遭「组织审查」,军中高层彷佛进入一场「大逃杀」。
据传,这些将领的问题不仅涉及经济贪腐,更牵连军事机密外泄。特别是火箭军,作为中共核导弹的核心部队,竟然曝出装备造假、试射数据造假等丑闻,甚至有将领涉嫌将机密外传。这样的军纪败坏,不仅动摇军心,更引发外界对中共军队战力的全面质疑。
而这波清洗,被不少观察者视为针对「反习派」的集中打击。所谓「反习派」,并非真正有组织的反对势力,而是指习近平未能完全掌控、效忠度不确定的军中旧系统。这些人多半与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的军中任命有关,如今逐一成为牺牲品。
阅兵:压制与展示的双重功能
习近平在「93阅兵」上的高调亮相,不仅是向国际社会释放强硬信号,更重要的是向国内展示「军队仍然牢牢在我掌控之中」。在一波波军头落马后,习需要藉由这样的表演,让外界相信「军心未乱」,并以此掩盖内部的动荡。
阅兵场上,导弹列队、装甲车隆隆而过,看似威武雄壮,但实际上却是以政治需要为主的「表演秀」。因为外界都知道,这些装备的真实性能早已因腐败与造假而打折扣。正如火箭军的水泥导弹丑闻,揭示了这支「王牌部队」的虚假荣耀。阅兵越是张扬,越显示出习近平急于用形式掩盖实质问题。
习近平的清洗逻辑:谁不可靠就牺牲谁
习近平上台以来,便不断重申「党指挥枪」。但问题是,枪口真的指向了党吗?从郭伯雄、徐才厚,到后来的张阳、房峰辉,再到如今火箭军、战区将领大规模被查,无一不是「听党指挥」的口号下照样谋私利。习近平在一次次清洗中,既削弱了「旧派系」,也扶植了自己的亲信。但吊诡的是,哪怕是他亲自提拔的「心腹」,照样可能出事。这说明军中腐败已成结构性问题,根本不是靠几次反腐就能解决。
因此,习近平只能不断祭出「清洗」手段,谁有嫌疑、谁不可靠,就牺牲谁。这样的治理方式,固然能在短期内维稳,却也让军中人人自危。将领们不再把心思放在作战,而是揣摩「如何自保」,甚至寻求政治靠山。这样的军队,能真正打仗吗?
国际观感:外强中干的表演
对外而言,中共阅兵的确能震慑部分观众。但在知情人士眼中,这场秀更像是一场自我麻醉。美国与欧洲的军事专家早已指出,中共军队在现代化过程中虽然进步迅速,但腐败与造假使得战力大打折扣。连基层士兵的待遇与装备保障都存在严重缺陷,更遑论高层的权力斗争。
阅兵场上越是排场浩大,就越凸显习近平的虚弱。因为真正自信的军队,不需要靠一年又一年的阅兵来证明自己;真正稳定的政权,也不需要靠大规模清洗来维持所谓「忠诚」。
后续展望:清洗还会继续
专家分析认为,这波针对「反习派」的军头清洗,恐怕只是开始。随着何卫东、火箭军多名将领的传闻浮出水面,接下来不排除更多战区主官会被调查。习近平将继续利用阅兵这种「舞台」掩盖清洗的血腥,但军中士气将因此进一步下滑。
这样的军队,战力不但难以保证,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上层指挥失灵」的局面。当将领人人自危、基层怨声载道,中共再怎么喊「强军梦」,也只是自欺欺人的幻象。
结语
「93阅兵」或许在镜头前展现了所谓的「国威」,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一场掩盖军中丑态的政治秀。习近平透过大规模清洗将军头,以确保自身权力稳固,但这种方式带来的不是军队的强大,而是军心的溃散。
一边是阅兵场上的盛大排场,一边是将领接连落马的血腥现实。这种强烈反差,正好揭示了中共政权的最大问题:它所谓的强大,只是外表;而它的内里,早已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