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黑蒜头吗?它不是加工添加,透过「60至90度的温度」搭配「70至90%的湿度」,让大蒜在密死循环境中熟成、发酵而成。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表示,黑蒜在亚洲地区的养生文化中已超过数百年,它的「神奇」处在于,多酚含量比生蒜高4倍、有助能量代谢等,4个族群适合靠它「吃回元气」。
张家铭在脸书专页「基因医师张家铭」发文分享,黑蒜跟我们熟悉的白蒜头完全不同。有时在外面餐厅吃饭会吃到,放在盘边像颗黑枣,咬下去才发现这味道温和、有点甜。学界普遍认为,黑蒜在民间早就是「用来补元气」的食材。
黑蒜在熟成过程中,持续15到90天,完全不加糖、不加盐、不加防腐剂。真正让它风味转化的,是「梅纳反应(Maillard reaction)」,一种熟成会激发食材营养与香气的化学机制。这个反应会把原本刺激性的「蒜素(allicin)」转变成两个对人体更温和且稳定的成分: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llyl-L-cysteine)与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S-allylmercaptocysteine)。这些是让黑蒜成为「功能医学食物」的关键。
黑蒜熟成后的营养变化,多酚含量:比生蒜高出4倍;S-烯丙基-L-半胱氨酸:上升6倍;脂质组成:更平衡、不易刺激肠胃;有机酸:有助于能量代谢与肠胃修复。
张家铭提到,黑蒜不再是「不呛鼻的蒜」,变成代谢修复组合包,具备包括对抗自由基(抗氧化)、降低发炎指数(抗发炎)、稳定血糖、保护肝脏、帮助消化、调节免疫、对抗疲劳、提升代谢等特色。如果觉得自己:最近特别容易累、工作压力很大、饭后昏沉、常常胀气时,不妨考思虑吃它,每天吃1到3瓣黑蒜开始。
4族群适合靠它「吃回元气」
张家铭说明,很多人以为黑蒜是老人在吃的「补品」,其实不只是年长者,下面族群也合适补充:
●熬夜加班、免疫力低下者
●肝功能不佳、口气重、消化不良
●三高风险族群、代谢力下降的人
●不想靠药,但想吃得有帮助的人
张家铭总结,从医学角度看,黑蒜是把一个原本容易刺激肠胃、但好处很多的食材,经过时间与发酵的淬炼,变成一种更好吸收、更温和、同时还升级功能的「黑金修复包」。吃进身体里,帮助修复、抗老、抗炎的小助手,是属于我们日常保养中的健康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