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早已知道睡前关灯有助于安稳睡眠,但澳洲1项新研究显示,关灯还有另一项显著益处,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网络开放期刊期刊上,由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约62岁,他们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研究」(UK Biobank study)的长期健康跟踪计划。该计划自2006年起,一直在追踪英国超过50万名40至69岁的人的健康状况。
参与者在2013年至2022年期间的日常生活中佩戴轻便追踪器1周,记录其在凌晨12时至早上6时之间受到的光照强度,然后接受9年左右的健康结果监测。研究发现,夜间暴露在强光下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高出47%,心房颤动的风险高出32% 。
弗林德斯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温德雷德(Daniel Windred)表示,此研究建立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先前研究发现,光会扰乱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是指「身体的24小时周期」。该生理时钟控制人的睡眠和觉醒周期,将光亮视为清醒信号,将黑暗视为入睡信号。
先前研究指出,昼夜节律被打乱会导致多种心血管和代谢过程失调,导致高血压,并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增加血液凝块形成的可能性,进而引发中风和心脏病。
温德雷德指出,此研究有个限制性因素,即不知道光的来源。他表示,了解夜间光照典型来源,有助于研究人员提出更明智的建议,而非仅仅是「避免夜间接触强光」。
温德雷德建议,如果无法关灯,尽量使用昏暗或温暖的灯光,而不是明亮的顶灯。在卧室里尽量避免睡在靠近窗户的地方,可以减少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