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塔基大學的研究人員近來發現,糖原(glycogen,又稱肝糖或糖元,是葡萄糖的一種儲存形式)是促進肺腺癌(一種特別具有侵襲性的肺癌)發展的重要因素。
高脂高糖飲食加劇癌症惡化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結果表明,體內糖原水平的升高與肺腺癌腫瘤的侵襲性增強以及生存率下降有關。
研究人員在小鼠和人類中測試了糖原的影響。他們通過飲食改變和基因改造(genetic modification)來提高小鼠體內的糖原水平。這種雙重方法使他們能從不同角度觀測糖原的影響。
實驗中,小鼠被餵食不同類型的飲食,以觀察其對身體的影響。這些飲食包括水(作為對照)、高果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一種糖)、玉米油(又稱玉米胚芽油,一種脂肪),以及高果糖漿與玉米油的混合物。
儘管玉米油和高果糖漿都會增加肺部的糖原水平,不過兩週後的試驗結果顯示,攝入混合飲食(高果糖漿和玉米油)的小鼠肺部糖原水平明顯更高,且糖原鏈更長。當誘導小鼠患上肺腺癌時,這兩個結果都與更具侵襲性的肺腫瘤生成有關。
研究人員寫道,這些發現表明「高糖原水平促進了腫瘤的發展」。
除了飲食模型外,研究團隊還使用了基因小鼠模型,這些模型的小鼠傾向於在肺部積累糖原。
當研究人員抑制負責糖原生成的酵素時,腫瘤的生長出現了明顯減小,其侵襲性也隨之降低。這表明,靶向糖原生成或許是一種治療肺腺癌的潛在策略。
研究人員寫道:「這種綜合方法能夠發現並驗證」改善肺腺癌治療必要的「關鍵代謝驅動因素」。這些實驗表明,阻斷糖原生成可導致小鼠體內腫瘤的生長減少。
糖原與預後惡化的關聯
該研究還涉及一項針對276名肺腺癌患者的綜合隊列分析。在這一群體中,根據空間分析顯示,糖原在腫瘤區域出現大量的積累。這些區域的糖原水平要高於周圍的健康組織以及其它類型的肺癌組織。
研究結果表明,糖原水平升高與腫瘤侵襲性增強及患者生存率下降有關。
研究作者表示:「這些發現指出了與飲食相關的代謝脆弱性這一可能,這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例如探究飲食模式對於人群肺癌生存率的影響。」
高升糖指數飲食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飲食學家肯‧托比(Ken Tobby)告訴《時報》,人們應該意識到,長期食用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含糖飲料、白麵包、加工零食跟糖果,不僅僅會導致血糖升高,同時還會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他說:「這類食物通常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急劇上升。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可能會導致體內激素失衡以及慢性炎症的產生。」
慢性炎症會導致DNA損傷、促進細胞生長與分裂,並創造有利於腫瘤生長跟轉移的環境,進而推動癌症的發展。
托比表示,當身體因糖分攝入而不斷產生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的生長因子時,它便會發展成一個更容易發生異常細胞生長的環境。
他說:「這是癌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托比還指出,人們也應該意識到,攝入這些飲食引起的血糖飆升同時會導致氧化應激。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有害化學物質——自由基會形成並開始攻擊健康細胞,進而觸發突變並導致癌症。」
註冊營養師兼認證運動營養教練凱瑟琳‧赫瓦喬(Catherine Gervacio)告訴《時報》,限制添加糖(即使不能完全避免)的攝入,是降低癌症風險的最佳方式。
她說:「我們需要更多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高血糖指數飲食與癌症之間的關聯。」「因此,要注意保持均衡飲食,以確保身體獲得所需的營養,從而降低患癌風險。」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時報》:Sugar Stores in the Body May Fuel Common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Study。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