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保護血管的食材,可以防治所有與心血管有關的疾病。另外,它還有一個幾乎沒人知道的功效——治療皮膚科的不治之症「蟹足腫」!現在讓我們來了解黑木耳的神奇功效及其用法。
黑木耳四大功效
黑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樹雞,是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黑木耳是一種喜濕性腐生真菌,依靠闊葉樹的枯幹生長繁殖。
黑木耳是主要的食用菌之一,古代即有人工栽培,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黑木耳在食用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們譽為「素中之葷」,古時,南楚人稱黑木耳為「樹雞」也是此意。
• 含鐵高、防治貧血
黑木耳富含較為全面的營養成分,比較豐富的物質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等。黑木耳的含鐵量高,是一種防治貧血的優良食物。
• 滋補潤燥
中醫認為食物和藥物都具有不同的屬性,包括寒涼、溫熱、平性,以及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黑木耳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滋補、潤燥、潤肺、潤腸的作用。
• 活血止血
黑木耳也具有養血養胃、活血止血等功效,對於許多人來說,聽到黑木耳竟然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可能感到十分意外和困惑。傳統上,我們認為活血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但是為什麼它還能止血呢?
當血液循環受阻,形成血塊時,通常會導致出血加劇。然而,當我們針對血液循環不良進行調理時,反而可以有效止血。這一現象常常在婦女月經期間出現,當子宮內膜過厚時,容易引發血崩,甚至導致虛脫。這些症狀的背後通常是由於體內積存了過多的瘀血。
因此,雖然這種功效看似奇特,但實際上卻是中醫治療的獨特之處。通過活血化瘀,我們可以更好地維護血液健康,解決各種血液循環不良帶來的問題。
• 吸附腸道毒素
黑木耳的「膠質」在人體中可把滯留在消化系統裡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洗腸胃的作用。同時,黑木耳還有「幫助消化」的特殊功能,是礦山、化工、紡織工作不可缺少的保健食物。
黑木耳治療4種病症
根據黑木耳的功效,可治療對應的相關疾病:
• 貧血、久疾體弱
• 出血
黑木耳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療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痔瘡出血、尿血、外傷出血、眼底出血。
• 便祕
黑木耳具有潤燥的效果,因此可以改善大便燥結不暢。研究發現,黑木耳的多糖體可以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增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
• 防治心血管疾病
黑木耳具有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症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黑木耳是一種天然的抗凝血劑。
心血管病、蟹足腫都可治?黑木耳最強用法大公開
根據臨床經驗,採用不同的食療方法黑木耳有不同的治療功效,以下幾種疾病的食療方法:
1. 治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梗塞)
一位患者跟我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在西醫診斷出患有心肌梗塞,雖然尚未到達急性期昏厥的嚴重程度,但檢查結果顯示血管已經部分阻塞。經過服用上方食療一個月後,患者再去醫院檢查發現心血管狀況有明顯的改善。
另一位患者是一名70幾歲的女性,她的心臟血管情況類似,部分血管已經受阻,導致胸悶不適。雖然西醫建議在三個月後進一步治療,但在中醫的針灸和中藥治療下,她感到心臟狀況明顯改善。試用食療方案後,她更是感到心臟和胸口的舒適感有所增加。
這些案例證明了心肌梗塞食療法的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西醫檢查時,醫生也感到驚訝,因為血管阻塞情況有所改善。因此,我鼓勵患者在諮詢醫生後嘗試這樣的食療方案,以提升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心肌梗塞食療法】
將乾燥的白背黑木耳一兩(約30g)(註:煮前先泡水)、瘦豬肉二兩(約60g)、紅棗五顆、老薑二片,用六碗水(約1500cc)熬煮2小時以上,慢火熬煮成二碗(約500cc),飯前空腹服下。每日一份,連續服用三十天。清晨空腹服用最佳!
2. 治療血管硬化
黑木耳、銀耳各10克。溫水浸軟,冷水清洗乾淨,加水適量,放入碗內蒸1小時,每日分1~2次服用。
3. 治療高血壓、眼底出血
黑木耳15克,清水浸泡1夜,上籠蒸半小時,加入適量冰糖和梨汁,睡前服用,連續服用數日至兩週。
4. 治療痔瘡出血
每次取乾黑木耳6克,研成細末,用米湯或酒調服。
5. 治療蟹足腫
我曾經遇到三位患有蟹足腫的患者,他們成功使用了這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其中一位患者在使用該方法僅僅一週後,觀察到蟹足腫的腫脹程度竟然減少了一半。這種成效令人驚訝,也印證了這一療法的功效。
蟹足腫是一種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在西醫的眼中蟹足腫被視為疑難雜症,常被認為是無法治療的疾病。然而,這個方法卻簡單而有效,為患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善,使其成為一種值得推薦的選擇。我特別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更多有蟹足腫困擾的患者。
黑木耳飲食禁忌
有人認為,木耳入胃後不容易消化。其實,木耳本質柔軟而不黏膩,若將它浸透,切成絲狀,煮至熟透而食,食後就算不完全消化,由於本質柔軟,仍容易通過胃腸管道排出體外,不會停留在胃裡引起脹滯不適之弊。但黑木耳也有禁忌:
1. 大便不實者忌服
2. 新鮮黑木耳不宜食用
新鮮的黑木耳中含有一種物質,會引起日光性皮炎,故新鮮黑木耳不宜食用。
責任編輯: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