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五年一度的中共三中全會,通常在9月至11月間召開,然而至今不僅尚未召開,連日期都未宣布。外界認為,這個聚焦經濟議題的會議,可能史無前例地被推延到明年,這可能進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三中全會是備受國際矚目的會議,每五年舉行一次,以制定中國的長期經濟政策。按慣例,三中全會是在選出中共黨代會次年的秋季舉行。
然而,2023年僅剩不到一個月,加上按慣例還得在12月上旬或中旬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據報導,中共黨魁還將在12月中旬訪問越南。
觀察人士普遍預測,今年恐怕不會有三中全會。若延至2024年召開,這將是中共史上首次將三中全會推遲至隔年。分析人士揣測,其中一個主因,可能是美中峰會在經濟上沒有解決中國經濟的困境,加上經濟方針無法確定所致。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主管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告訴彭博社,中共現在正「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過去的許多慣例都不再可靠」。
然而,中共日益不透明的性質已成為投資者的一個擔憂。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這個重要的經濟會議被意外地推遲到明年,將進一步破壞市場本已非常脆弱的信心。
《日經新聞》資深編輯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週四(12月7日)撰文分析:「不尋常的延遲也表明中國經濟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中澤克二還認為,這可能意味著中共內部意見嚴重衝突,無法像過去那樣採取一致行動。
美中峰會缺乏經濟成果 扼殺三中全會
熟悉美中經濟問題的消息人士認為,中共黨魁訪美的隨行人員中,沒有主管經濟政策的副總理何立峰。這意味著,美中峰會在經濟領域缺乏成果已成定局。
中澤克二指出,美中峰會並無法解決「供應鏈中斷」的問題,而這正是導致中國經濟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
美中峰會前,何立峰曾經赴美,與美國財長耶倫舉行了會談。
「如果他(何立峰)透過美中峰會的籌備會議,與美達成了令人矚目的協議,他自然會陪同習近平前往美國,並在峰會這個重要時刻顯示自己的成就。」中澤克二寫道。
然而,這場會議的成果似乎乏善可陳,這導致何立峰沒有陪同訪美。
在擴大會議後的工作午餐會議上,美中雙方各有三人出席,但主管經濟官員也沒有與會。
「沒有金融和經濟事務專家在場,中方也無法詳細討論經濟問題。」中澤寫道。
相比之下,在峰會期間的擴大會議上,耶倫坐在拜登旁邊,這表明美國看重經濟問題。但坐在耶倫對面的,卻是中共負責國家安全的蔡奇。
中澤指出,在美中峰會時,中共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代表何立峰訪美,促進經濟政策對話。但與擔任政治局委員的何立峰不同,鄭柵潔只是一名級別較低的中央委員。
在峰會期間,鄭柵潔存在感並不強。
「畢竟,他只是一位在國際舞台上鮮有經驗的低調政治家。」中澤克二認為。
中澤認為,由於在經濟領域沒有成果,導致三中全會被推遲,中共想要吹噓峰會成果的計劃也被扼殺。
市場感到加倍失望
訪美歸國後不到兩週,中共黨魁隨即高調訪問上海,並在全國廣泛宣傳。中澤認為,這表明中共官員迫切希望振興凋敝的中國經濟,。
「中國的一個潛規則是,當中共黨魁出訪視察,並希望提振經濟時,國營企業知悉了這個暗示,會透過大舉買進股票,帶動市場風向。」
然而,儘管事先已發出通知,但中共黨魁視察上海幾乎沒有引起市場反應。即使是政府一直支持的國營企業,也沒有踴躍購買股票。
「如果國企不行動,民企也不可能行動——因為它們的經營業績每況愈下,根本無力購買股票。」中澤寫道。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