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訊】(記者方曉、駱亞報導)中共黨魁訪問越南前夕,中共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簡稱「中經會」)。由於房地產危機加劇、地方政府債務擔憂、外資撤離、外匯儲備等幾大問題,中國經濟在疫情後難以復甦,並且持續下滑。經濟專家認為,中共面臨信用和信心危機,中國經濟沒有救。
中共黨魁外訪前夕召開「中經會」
12月12日,中共黨魁習近平抵達河內,開始對越南進行正式訪問。
陪同其出訪的有習的妻子彭麗媛、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外交部部長王毅、中共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辦公室主任江金權、中共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等。
12日中共喉舌報導,「中經會」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議。
專家:幾大問題困擾中國經濟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對記者表示,他認為「中經會」上討論的問題包括大陸房地產問題、地方債務問題、銀行不良資產太多問題、外資要撤以及外匯儲備可能見底問題等至少四大方面的問題。
他說,習不久前視察央行、外匯局,去了解外匯儲備問題,估計外匯儲備有可能已被掏空。掏空的辦法之一就是透過「一帶一路」的方式。其實是紅二代的企業去在國外運作,把國家的錢裝進紅二代的口袋。等於變相用「一帶一路」掏空國家外匯資產。
路透社引述消息稱,「中經會」討論明年經濟目標並制定刺激計劃。政府人士透露,中共很可能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
吳嘉隆說,中共現在說的GDP增長數字水分很大。它實際上應該是負增長的,再好也不會超過2%,不可能有5%的增長。它就是在政治上要宣傳一下。
12月8日,中共政治局會議為「中經會」定調時,提出9個「要」,包括強調「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稱財政政策將適度加強,將「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以幫助刺激經濟復甦。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11日印發了《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內外貿相關產業深度融合。
但是事實證明,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的效果有限,這加大了中共當局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吳嘉隆說,中共沒有有效對策,而且它講的話也沒有可信度。無論如何講,它都不能獲得信任,就是面臨可信度和信心危機。它現在也只能盡力撐住即將崩潰的經濟,它現在只能救多少算多少,估計它自己也沒什麼把握了。不是少數人開個會就能擋住中國經濟的下滑趨勢,再怎麼唱好、再怎麼挽救都沒有用,這是經濟規律和客觀形勢決定的,不是靠發號施令就能夠搞定的。信心危機沒有救。
為「中經會」造勢 國家隊進股市維穩
上週,大陸和香港股市均大幅下挫。滬指跌破3000點關口。香港股市跌回1997年的水平。
吳嘉隆說,現在香港的問題也很嚴重。從香港和上海股市可以看出來,經濟情況不妙。外資在跑,這也從側面印證問題很嚴重。
12月11日早,大陸A股三大指數一度齊挫逾1%,其中滬指最低曾見2930點。午後疑似有「國家隊」資金入市維穩,令三大指數V形反彈,收市由跌轉升。
港股則一度跌穿16000點大關,之後跌幅大幅收窄,更讓投資者相信當天有「國家隊」在低位入市維穩。
外界注意到,11日晚中共央視的《新聞聯播》頭條與其它兩大中共喉舌媒體的頭條相若,都是吹捧中國經濟的。《新聞聯播》就香港的區議會選舉有4則報導。港媒的分析文章認為,這更給人感覺「國家隊入市」有一定的可信性。由此推測在習外訪期間以至中經會召開之際,有「維穩」力量護盤。
另外,中共三大官媒的頭條新聞也為「中經會」造勢。
摩根大通:投資者對「中經會」期望低
儘管「國家隊」不斷出招支持A股,摩根大通與投資者討論後,發現他們對中國股市的看法依然不太樂觀,最大的關注焦點始終是中國房地產危機與地方債問題。在岸投資者質疑政策效力。
對於每年12月中左右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摩通表示,投資者的整體預期仍處於低位,他們傾向於等待股價有反應後才跟進。
此外,財政部早前擬擴大社保基金投資範圍,被認為是方便「國家隊」加碼投資A股的舉措,但摩根大通指,大部分該行接觸的投資者對此皆偏向於採取觀望態度。
上週,評級機構穆迪調降了中共政府的信用評級,指救助負債纍纍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以及控制房地產危機的成本將給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帶來壓力。
另外,中國大陸通縮加劇,上週公布的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0.5%,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前景。
吳嘉隆表示,去年12月初中共無預警解除疫情封控,至今一年,中國經濟沒有復甦,而且還在繼續往下走。所以解封也不能救經濟,經濟問題不完全是因為封控的問題。訂單走了回不來、中小企業破產了不能起死回生,民營企業家潤出去了也不再回來。
在吳嘉隆看來,中國經濟問題也不完全是因為習的瞎指揮、亂搞造成的,而是還有更深層的體制問題、整個官僚系統、政治權力圈都在搶錢和洗錢、制度性貪腐的問題。中國經濟問題無解決辦法。
責任編輯:李仁和#